您的位置:首页 > 表演 >正文

京剧舞台上角色划分 京剧舞台上角色划分成生旦净丑

一、京剧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是什么?

京剧角色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职业)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分类。

京剧班社旧有“七行七科”之说: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称占行)、净行、丑行、杂行、武行、流行。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1]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二、京剧男女角色划分?

生:男性老生是中年男性,诸葛亮、宋江、陈世美小生青年男性,许仙、周瑜、罗成武生有武功的男性,武松、高宠旦:女性老旦,老太太,佘太君,包公的嫂子青衣,中青年女性,杨贵妃,苏三,秦香莲花旦,丫环小姑娘,红娘,金玉奴,春草净:有性格的男性包公、曹操、窦尔敦丑:搞笑人物,男女都有时迁,蒋干

三、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为?

 生 旦 净 末 丑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苦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生:男性 小生 老生 武生  旦:女性 花旦 刀马旦 老旦 青衣  净:花脸  末:年纪较大男性  丑:丑角 文丑 武丑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三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也可通称二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二花脸。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一类,。在其它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二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一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两类。重把子工架一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七郎、《四平山》的李元霸等。重跌朴摔打一类,又叫摔打花脸。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为摔打花脸。  “丑”(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脚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四、京剧角色行当划分为五种什么?

京剧角色行当划分为:生、末、净、旦、丑五种

五、京剧舞台上的布景?

京剧舞台上常见的布景形式有:一桌二椅。

通过椅子的搭配及椅子摆放方式的不同:如最简单的是中间放桌子,两边放椅子,代表最普通的摆放,形式可以是客厅及居室;也可代表室外的场景,如椅子背着摆放,代表山岗,如《飞虎山》,《桑园寄子》等。

一把椅子放在桌的前面,表示非正式的室内,术语是小座,这种摆法用途很广,可以代替草堂,卧室,后宫等一切非正式的场合都可以用;如椅子在桌子后边就叫大座,表示正式的场合如宫堂,大厅,书房等等;有的椅子在桌子后边,演员也不做这种情况,这时的大座就代表了床。

如两三张椅子叠着放起来上边又放把椅子就代表高楼(如《绿珠坠楼》),也可以代表箱子,如《时迁盗甲》;有时在桌子上支两根棍子再扯上布代表灵堂,叫小帐;《空城计》中的城片,《御碑亭》中的亭子是很特殊的布景。总之京剧舞台上的布景要与虚拟的表演结合起来。因此梅先生提出来移步不换形的主张。

六、京剧舞台无实物特点?

中国戏曲的独特审美:以虚拟性、假定性、夸张性为特征的大写意,不求写实,意到、神到、“真”便到。正如老观众说的:在台上真吃真喝,那谁不会?那还有“戏”吗?那还“美”吗?这就是戏曲的讲究,以唯美、精湛的身段,让观众全然明白!

“台上本无物,伸手自然来。”京剧舞台上虚实结合的表演有两种,一种是纯无实物表演;另一种便是利用简单的道具加虚拟动作来表演,造成“真实”的效果。

七、京剧角色排名?

答:京剧角色排名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不同身份和含义。

生京剧中扮演各种不同身份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如老生、武生、小生等。

旦京剧中扮演各种不同身份女性的一类角色的总称。如正旦、青衣等。

净花脸,多半是男性角色;

末男性角色,多半是上了年纪的男性。

丑代表滑稽人物,多半是小花脸和三花脸。

八、京剧各个角色?

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角色。京剧角色又称行当,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但末融合了丑,成为四大行当。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分类。

九、京剧代表角色?

生旦净末丑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净"指各类花脸,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十、舞台上的角色划分为哪四种类型?

京剧中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化妆、服装等方面加以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把舞台上各种不同的角色划分成不同的行当,是戏曲艺术一特殊表现方法。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由于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