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表演 >正文

世界排名前十的美术博物馆

第一位:法国卢浮宫(Musee du Louvre)

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脏。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

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但于1546年建筑师皮埃尔·莱斯柯在国王委托下对卢浮宫进行改建,从而使这个宫殿具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后又经历代王室多次授权扩建,又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的整体建设才算完成。

继“贤王查理”建设了重要的图书馆而声名远播之后,16世纪的弗朗索瓦一世又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时期,卢浮宫的收藏已十分充实。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卢浮宫已经成为经常展出各种绘画和雕塑作品的一个场所。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总之,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卢浮宫是一座真正的迷宫,尤其对于一名外国人而言,想在宫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是非常困难的。这座庞大的宫殿里收藏了无数的艺术珍品,包括大量来自东方的艺术品。其中最著名三件作品有断臂的:“维纳斯”,没有头的“胜利女神”,“蒙娜丽莎”进入凡尔塞宫的人们都会首先看到路易十四跃马扬威的铜像。宫内共计500多间的大殿小厅被油画、壁画、天顶画装饰着,这些画作均出自名家之手。宫里还有在大批的雕塑,其艺术氛围丝毫不逊于卢浮宫。

第二位:伦敦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在伦敦的鲁塞尔大街上,面积较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小,但展出面积也较故宫博物院为大。原来是私人捐赠的图书馆,1754年购买现址的蒙塔古大厦为馆址,1759年首次向公众开放。1823年英王乔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厦基址上修建了现在的古罗马式大厦,并捐赠了许多皇家藏品,成为今天的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可谓广博,堪称一座世界历史博物馆。人类文明发源地巴比伦、印度、中国和希腊的珍贵文物比比皆是。希腊的石雕,印度的宝石戒指,巴比伦的银器,中国的瓷器琳琅满目。比马王堆女尸还早上千年的古尸也有几具,但不是英国的,而是埃及的,十几具展出的木乃伊还仅仅是馆藏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馆的埃及文物收藏,尤其是木乃伊收藏堪称埃及本土以外之最。

尤其是埃及最珍贵的文物,4000年前在正反面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腊文的石碑藏在大英博物馆中。这是世界唯一的一块,并据此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堪称镇馆之宝。

由于大英博物馆建得较早,它的外形和布局已成为博物馆的标准模式,后来者竞相效法。其中两部分展品格外吸引我,一是中国磁器,上自汉唐,下至明清,青花、钧瓷、唐三彩、景泰蓝按年代与产地排列,应有尽有,大概是中国以外最大的中国陶瓷馆。印度宝石戒指也十分引人注目,火红、海蓝、石榴红、祖母绿各色俱全,菱形、球形、卵形、异形大小不一,真是巧夺天工。

大英博物馆还以其图书馆著名,因为大英博物馆的起源就是汉斯·斯隆爵士捐赠的私人图书馆,英王乔治四世改建新馆时又捐赠了大量书籍。这里是马克思为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许多参观者来寻找马克思当年常坐的座位。

第三位: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建于1880年,整个博物馆是一幢大厦,占地8公顷,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积很大,不下24公顷,反而是故宫博物院的两倍。仅画廊就有200多个,藏有36.5万件各类文物和艺术品。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背依纽约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然而,在建筑上没有体现出美国人的创造性,高台阶、大廊柱,与任何一座标准博物馆一样刻板、单调。但展出内容却丰富多彩,体现了资金足、气派大的美国风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馆内专建的大厅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叹为观止,可谓镇馆之宝。服饰馆也堪称世界之最,收集了4个世纪以来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装1.5万件。

我国的苏州园林也被仿建在博物馆的主楼二层的北厅之中,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1981年9月才由我国苏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轩十分吸引观众,不时听到游客问:“中国花园在哪里?”为了避免拥挤,规定了专门路线入园,由定时电梯控制人数。园中飞檐、雕梁、鱼池、凉亭,室内对联、掸瓶、八仙桌、太师椅一应俱全。一些美国游客坐在凉亭里闭目养神,宛如中国的墨客骚人,甚至摇头晃脑的姿势也带上了“中国味”,十分可笑。

被认为科学技术最发达的美国,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浓厚兴趣,实在发人深思。可能由于美国历史很短,博物馆的主办者不满足于单件展品的陈列,而是充分利用雄厚的财力,制造一些风格迥异的环境来让人怀古。除明轩外,还按时间和国别布置了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从14至18世纪的室内陈设。尽管都是一样的富丽堂皇,但法国式的画顶、英国式的壁炉和西班牙式的家具还是刻上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烙印。

大都会博物馆展出面积极大,在艺术上却难称登峰造极。最明显的特点是:艺术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作品的复制件展览。美国人对法国文化的崇拜是出人意料的,在美国,不止一次有人对我说:“您会讲法语,您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

第四位: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建在法兰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流博物馆之一。

1763年,以德国著名的医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遗产建立了森根堡基金会,用来促进科学的发展。1815年,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兰克福探访时参观了森根堡基金会并首先提出创建森根堡自然协会的倡议。1817年11月22日,法兰克福的17位自由公民自发地组成了民间性的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靠私人的捐款开展起各种活动。1818年,协会开始筹建博物馆。贝特曼先生在这一年一次就捐赠了3000古尔盾金币,并在随后的年代中每年都向协会捐赠相当数量的款项。1883年,包什先生将高达80万马克的遗产捐赠给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使其在很多年里获得了工作保障。此外,还有许多人向森根堡博物馆捐赠了许多稀世珍贵的私人收藏品作为展品。

在创始后的100多年里,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的工作人员都是自愿组成的。直到1901年,才有1人开始得到政府津贴;到1950年,领政府工资的工作人员也才只有10人。森根堡博物馆的发展与所有这些工作人员对自然科学的执着热爱和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遭受了严重的创伤,许多城市被炸成了废墟,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的10几位会员自发地将博物馆的藏品转移隐蔽起来,最终使100多年来收集的馆藏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避免了被战争破坏。

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创始之初只有17名会员,现在,会员人数已经发展到了4500人,此外还有大量的通讯会员和荣誉会员,其中包括歌德、达尔文、居维叶、黑格尔等许多世界著名的诗人、科学家和哲学家。最另他们骄傲的是,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第一个学术报告就是在森根堡自然博物馆里作的。大陆漂移学说对地质学界的革命性作用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物理学界中的重要作用一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和矿物岩石标本有数百万件,许多馆藏都是稀世之宝。其中的古生物展品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古鱼类、恐龙、鱼龙、翼龙、始祖鸟和哺乳动物等各种门类。博物馆中的陈列也非常讲究,例如其中的象类展厅,以各种古象的臼齿化石为实证反映了象类的起源与演化关系,然后以这些象类化石为依据形象地绘制出象类在整个地球上发展、散布和演化的过程图,给观众以直观的印象,最后,将几种大象的骨架和同等大小的复原模型与现代鲸鱼的巨大骨架陈列在一起,使观众感受到生物界大千世界里各种生物“万类霜天竞自由”般的奇异。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不仅仅将自身的展览设计和实施得完美无瑕,而且还设立了专门的博物馆教育计划,德国中、小学生到博物馆里来接受自然科学教育已经成了必修课之一。在这里,学生不仅参观,还要回答参观试卷上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为成绩考核。具1989年的统计,这一年来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人数达30万,其中45%是成年人,55%是中小学生。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已经成了一所自然科学的启蒙大学校。

第五位:奥地利盔甲博物馆

格拉茨(Graz)市是现代奥地利的第二大都市,位于奥地利和匈牙利的边境。该市在中世纪时是奥地利向南用兵的中框、转运站和边防重地,市区的Zeughaus(德语军械库之意)就是中世纪时奥地利对土耳其军作战用的武器库。建筑物本身是在1642年建成的,现仍藏有近3万件以上的甲胄和冷兵器,是一所规模相当大的中世纪武器和甲胄的博物馆。

馆内第一层主要是存放各式轻重火器、一些步兵用的黑色铁制胸甲和轻骑兵用的甲胄。此层楼内大量存放的各式火枪包括了火绳枪、燧发枪、轮发发火机枪等。

火绳枪最早于15世纪初出现于欧洲,早期是发射石弹,后来改发射图形的铅弹或铁弹,是一种从枪口用木制通条装填弹药、再用火绳点火发射的火枪,这种火枪的口径通常在23毫米以内,重8至10公斤,弹丸重约9克,射程则在150至250米之间。

燧发枪于17世纪未开始出现。和火绳枪相比,燧发枪用燧石枪机点燃装药,发射速度较快,口径小、重量轻且后座力小,燧发枪口径约在20毫米以下,带刺刀时全重5至5.5公斤,弹丸重32克,燧石枪机上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枪托的弯曲度较大,便于瞄准和提高射击精度。

第二层和第三层存放步兵、轻骑兵和重装骑兵的甲胄。甲胄主要是由胸甲、头盔、叶片甲、金甲、脸甲和颈甲组成。胸甲可保护士兵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的杀伤,以胸板和背板组成,上面用环扣和较链连接,下面用皮带系紧。胸甲有时有压制的花纹或镶嵌着饰物,但通常只有军官和贵族的阶级才有特权在胸甲上雕刻花纹,而且花纹和饰物多寡皆按阶级而定。胸甲重量约在6至10公斤之间,厚1至3毫米。

第四层主要是存放冷兵器,除了其中一部分冷兵器是来自历次战役中土耳军遗留在战场上的战利品外,其余均是奥地利产的冷兵器。

冷兵器一般构造都很简单,通常用于白刃战斗。按其使用特点,可分为打击兵器,例如狼牙棒、流星锤;刺杀兵器,例如剑、长矛、长枪、刺刀等;砍劈兵器,例如战斧、钺、镰等;以及两用刺劈或劈剌兵器例如军刀、戟、马刀等

第六位:梵蒂冈博物馆(The Vatican Museum)

梵蒂冈博物馆的馆址是世界上博物馆中最早的,公元5世纪末就有了雏形。在16世纪与圣彼得大教堂同时扩建,总面积为5.5公顷,为故宫博物院的1/13,展出面积与故宫相仿。分12个博物馆和5个艺术长廊,还包括屋顶花园。梵蒂冈博物馆是欧洲宫廷式建筑。里面连成一体,九曲十折,幽深莫测。落地高窗,采光很好,延绵不断的画顶、漆壁虽然极尽富丽堂皇之能事,却给人不无憋闷的感觉。梵蒂冈博物馆像故宫一样分为A、B、C、D路,脉络清楚,对初游者十分方便。屋顶花园是梵蒂冈博物馆一绝,不但占地面积很大,而且繁花似锦,一扫博物馆的沉闷气氛。走累了,还可上到开阔宽敞的屋顶花园,环视整个罗马,赏心悦目。

就搜集宝物而言,梵蒂冈博物馆可谓丰富多彩,罗马教廷借助遍布世界的天主教堂,搜罗了各地的宝物,其力量之大不亚于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所不同的是:教廷更感兴趣的不是文物而是宝物。位于罗马的梵蒂冈博物馆受到古罗马艺术传统的深远影响,雕塑的收集堪称一绝。人物雕塑栩栩如生,神采各异,在没有人体解剖学的纪元前,艺术家的手不仅赋予冰冷的大理石以人形,还赋予了它生命的情与力以及无以言表的思想,令人无不叹服。馆中另有一室,集中了狮、虎、象、蛇等几十种动物的石雕,宛如一个石头动物园,别有风味。

西斯廷小教堂和拉斐尔画室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画圣就有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两圣把近10年时间贡献给了梵蒂冈博物馆,所以被西方称为现代化源泉的文艺复兴的收藏,梵蒂冈堪称世界一绝了。其中西斯廷小教堂里世界名作穹顶画《创世纪》、巨幅壁画《最后的审判》都以宗教故事为主题,出自一代巨匠米开朗基罗一人之手笔。而拉斐尔则于1508—1518年为梵蒂冈做壁画10年,建立了他的画室,总称为《教权的建立和巩固》,其中希腊哲人的《辩论会》和描述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大数学家欧几里得的《雅典学院》堪称极品。

令人感叹的是拉斐尔组画的题目是《教权的建立和巩固》,但他以复兴古希腊艺术的内容和手法,表现了古希腊人讲科学、允许不同意见发表的百花齐放精神,反而从根基上摧垮了教权,真是最大的讽刺。看来先进科学和文化的方向是任何权力都难以阻挡的,规定了宣扬教权的创作题目,却限制不住其表现方法,反而促进了对教权抑杀创造性的怀疑,真是螳臂当车,传为千古笑柄。

本以为罗马、梵蒂冈的雕塑已叹为观止,而到了佛罗伦萨就只好再“叹”了。究竟是罗马的雕塑“最”好,还是佛罗伦萨的“最”好呢?究竟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最”好?还是皮欧菲迪的雕塑“最”好呢?

第七位:京都国立博物馆(Kyoto National Museum)

京都国立博物馆是于明治中叶时期建造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本馆(主楼)主要用于举办各种专题展览。馆内所藏大约1万多件贵重文物,定期变换内容在新馆举办常设展。

京都国立博物馆的砖结构建筑物本身,由于其特殊的历史价值,还被列为日本的国家重要文物。

第八位:皇家马来西亚三军历史博物馆

皇家马来西亚三军历史博物馆由数栋单层营房构成,共分五个不同主题的展示馆,其中,一馆为太平洋战争,二馆为马来亚内战,三馆为名将录,四馆为英雄榜,五馆为联合国维和行动。

一馆是博物馆的精华所在,入口处外有两座小亭,一座里面放着一辆二战时英军所用的通用装甲侦察车。另一座则放着马来亚马来西亚王国刚独立时的国名在内战期间所使用的戴姆勒侦察车,该车是二战期间英军普遍使用的装甲车,炮塔上还有当年皇家马来亚陆军军徽,显得十分醒目。

太平洋战争对马来西亚人民来说,是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当年日军从泰国宋卡湾登陆,沿着狭窄的印度支那——马来亚走廊,仅用了2个月零7天的时间,打败主要由英、澳大利亚和印度部队组成的盟军,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一馆所阵列的就是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文物,包括当年日军作战路线图、几次主要战役的说明及英军马来亚作战的战斗序列,日军和盟军代表性的轻型装备与军服,马来亚步兵旅的作战纪录等。最令人注意的是“马来亚的沦陷”和“新加坡的投降”这一段战史。

二馆主要描述马来西亚在1948年6月16日到1960年7月31日之间12年内战的内容。

三馆的名将录,均以马来西亚历年来的参谋总长为对象,有绘制的肖像,并收集其制服、勋章,及叙述其人其事供后人瞻仰。

四馆的英雄榜,则记述和保存了二战和支持联合国和平任务期间,马来西亚军人的战斗英雄事迹。二次大战时,在马来半岛作战的英国马来亚指挥部,共辖有2个马来步兵旅、1个印度军、1个印度步兵旅、1个澳大利亚师和其它英军步兵团,在这时期内,共产生了3位马来西亚的战斗英雄。

五馆展示的是有关维和的装备和资料。马来西亚在二次大战结束后这近50年来,一共派遣过将近3200人次的部队,参加刚果、两伊战争、纳米比亚、海湾战争、莫桑比克和柬埔寨等次和平任务。最近的一次是在科索沃,马来西亚应联合国的请求,派出一支营级的和平部队。

第九位:故宫博物院(故宫)(The Palace Museum)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

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宫殿建筑9000多间,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左右辅以文华殿、武英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后寝以乾清宫、坤宁宫、交泰宫为中心,左右辅以东西六宫,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及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明清两朝共有24代皇帝在此居住和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明清宫廷历史、宫殿建筑和古代艺术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多为历代艺术珍品。故宫展览有“宫廷史迹陈列”和“历代艺术陈列”两大体。

前者主要是中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西路养心殿、储秀宫等宫廷原状陈列;后者分布在中路各宫殿的两庑和冬路殿宇,如陶瓷馆、青铜器馆、绘画馆等,展示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陶瓷馆为“陶瓷通史陈列”,展出了各时代陶瓷精品400多件。青铜器展出了商、周、春秋、战国各时代青铜代表器物,反映了我国青铜文化的基本面貌。绘画馆以专题展览为主,轮流展出馆藏绘画精品。

第十位: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Hermitage Museum)

冬宫是俄罗斯著名的皇宫,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该宫由著名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正如人类历史上其它著名的宫殿一样,该宫殿自从建成以来一直备受劫难。冬宫初建于1754至1762年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至1839年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次遭到破坏,战后被精心修复。宫殿共有三层,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四角形的建筑宫殿里面有内院,三个方向分别朝向皇宫广场、海军指挥部、涅瓦河,第四面连接小埃尔米塔日宫殿。

面向冬宫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宫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用了2吨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贵重木材。埃尔米日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物。其完整性与华丽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装潢丰富,窗上饰框及浮雕装饰给人以力量,圆柱有规律的排列,墙表面由白色、绿色相间配合,使长长的外观形形色色,生动起来。1917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十月革命后,将原来官廷房舍和整个冬宫拨给艾尔米塔什,1922年正式建立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1946年冬宫表面涂成起初的蓝宝石颜色。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日(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

博物馆现包括五座建筑物:冬宫、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艾尔米塔什剧院、新艾尔米塔什。目前,博物馆共分八个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腊、罗马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古钱币部、西欧艺术部、从事导游工作的科学教育部和作品修复部。8个部共有藏品270余万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艺术收藏品以及大量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俄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油画及雕刻。

其中有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作品,100万块硬币和证章,22.4万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银制品、宝石与象牙工艺品等。这些工艺品分别陈列在350多个展厅中,如毕加索立体画展厅,意、法画家展厅,俄国历代服装展厅等。所有展厅各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厅,这里陈列有大量的彼得大帝生前用品,其中许多是他亲手制造的。展厅中的一个玻璃柜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腊坐像,头发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发。肖像旁立有一木杆,木杆上端两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线,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过两米。同中国故宫一样,该馆藏品异常丰富,因此参观者如果想要走遍所有全部展厅,恐怕花上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够。

非洲

埃及考古博物馆

亚洲

中国美术馆

北京唐风美术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美术馆

故宫

广东省博物馆

香港艺术馆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东京国立博物馆

伊拉克国家博物馆

欧洲

梵高博物馆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

柏林博物馆岛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伦敦国家美术馆

国家肖像馆

泰特现代艺术馆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阿须摩林博物馆

卢浮宫

奥赛博物馆

庞毕度中心

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橘园美术馆

罗马国家博物馆

佩姬古根汉美术馆

北美洲

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

芝加哥艺术学院

卫克斯那艺术中心

密歇根大学

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索罗门古根汉美术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惠特尼美术馆

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美国国家艺廊

西雅图艺术博物馆

国际女性艺术博物馆

大洋洲

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

维多利雅国立美术馆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Te Papa Tongarewa)

夏威夷美术馆 (Honolulu Academy of Arts)

拉丁美洲

圣保罗艺术博物馆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