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表演 >正文

书法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艺术

一、书法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艺术

书法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艺术?有的说是具象艺术,有的说是抽象艺术。我认为都说对了又都没有说对,就像瞎子摸象,摸到腿的说是柱子,摸到身体的说是墙壁……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其实说书法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艺术,这个提问本身就是错误的,正象说绘画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艺术一样,说文学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艺术一样非常荒唐可笑。书法这种艺术形式它可以是具象的,又可以是抽象的,有的这种成份多些,有的那种成分多些,千姿百态,纷繁复杂,这就构成了书法艺术园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所谓具象艺术,“其理论依据是再现客观存在的实物,其色彩、线条的选择、运用和造型构图都与此相关联,对作品的内涵和审美感染力的肯定必须再现来看。具象艺术所描绘、雕塑的物体、人物或环境都可以辨认,容易与现实世界建立起对应关系。广义上说,无论在传统美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术中,都有具象艺术存在。西方传统美术中,以写实主义为代表的具象艺术占据了主导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是具象艺术一个引人瞩目的高峰。”(引自鲍昌主编《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第638页)

说书法可以是具象艺术,并不是说它具体再现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的各类物象,而说它再现了其中的一种,即文字之象。文字,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作为一种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符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具象的客观存在。就象人类社会创造的其他存在物一样,例如家具、车辆、武器,各种生产工具……等等,具有一定的客观形态,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

当我们进行书法创作时,必须忠实的再现出某种字体某些文字的具体形态。观赏者才知道这是用楷书或隶书、篆书、行、草创作出的书法作品。而后,才会有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审美活动。如果一件书法作品,不是具有某种文字符号之象,还能被你称作书法作品吗?

说书法可以是抽象的艺术形式,是说这类书法作品,在作者再现某种文字符号之象时,由于表现情感的需要,对其作了较大的夸张、变形、组合,使其外观与原来的常规形态有了较大的改变,以期达到创作者预期的某种陌生的、强烈的、诡异的、不常见的视觉效果。

其实,“抽象”一词意思为“‘离开’、‘抽出来’之意,引伸为把事物所具有的本质性因素分离出来”(引文同上)。所以当其书法这种艺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时,它只是将汉字的某些带本质性的因素分离出来,用它为材料来进行创作,并不是说它可以不要汉语文字符号的特定形态,可以天马行空,胡作非为,象某些人论述的那样,只是以一些抽象的,不含有任何文化积淀的点、线来进行创作。试想,如果这些点、线不是按汉语文字符号的组合方式和规律进行创作。而这些点、线又不含书法的韵味,少了高山坠石、千里阵云、万岁枯藤、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虫蚀木等书法文化积淀在其中的内涵,而是以绘画的方式进行组合,其结果还能算书法作品吗?所以,抽象形式的书法作品,它也有象。虽然与原形差之千里,但又“风筝不断线”,让人能够辨认,能够理解,能够感受,从而引发特殊的审美活动,来达到作者的创作目的。

二、书法算是高考的艺术考么?

是的,书法艺考已经有些年头了。近几年比较热,书法考试分为:书法临摹,书法创作,书法理论,印稿设计以及素描(国画)。当然每个大学考试的内容不一样,绝大多数院校只考临摹和创作,只有少数学校考印稿设计(如曲阜师范大学、山艺)一般好的院校都考一些美术像国美、浙大、、等。书法考试很难考,需要有功底,书法艺考其实很黑暗。。。。。。。。。。。。。。。

三、我国书法分几种

(1)篆书: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隶书:
隶书结体扁 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 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也趋多样化,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
(3)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
(4)行书: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
(5)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 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书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动,上下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

四、书法艺术的成语

汉语成语对汉民族的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等艺术形式有全面的反映。

在绘画方面。成语“胸有成竹”说的是以画竹闻名的宋代画家文同在落笔之前已在完整的构思,用来比喻办事前心里有成算。“兔起鹘落”形容绘画(后又指写作)时为捕捉形象而下笔敏捷。“大处落墨”指绘画要从主要的地方着笔。“双管齐下”本来指唐代画松名家张操能同时用两支笔齐挥的绝技,又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得心应手”形容技艺纯熟。“画中有诗”形容唐代王维的画富有诗意。“烘云托月”指作画(后也指作文)时从侧面点染烘托。“画龙点睛”指绘画(后也指写作)中的关键笔墨。另外,还有“画蛇添足”、“画虎类犬”、“画脂镂冰”等成语,用来讥讽绘画的拙劣,或嘲笑他们的徒劳乃至弄巧成拙。

成语与音乐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上古时期的乐律非常精微,有“五音”、“六律”之说。“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近似简谱上的123456。成语“五音不全”指人完全不懂音乐。“移宫换羽”指乐曲换调,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变更。“引商刻羽”则指掌握严正的乐律。“律”本来指用以定标准音的十二支不同长度的律管,黄钟、大吕为开始的二律。成语“黄钟大吕”形容音律或文辞的正大、庄严和高妙。“黄钟毁弃”比喻贤才不被任用。

从“丝竹管弦”“笙箫管笛”“金石弦丝”“琴瑟不调”“抱瑟不吹竽”“钟鼓齐鸣”“秦筝赵瑟”“笙磬同音”等成语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乐器有“琴”“瑟”之类的弹拨乐器,“笙”“箫”“笛”“竽”之类的吹奏乐器,还有“钟”“鼓”“金”“石”“磬”之类的打击乐器。“黄钟大吕”“一片宫商”“含商咀徵”“引商刻羽”“以宫笑角”“移商换羽”“五音六律”等成语,记录了我国古代特有的音乐理论“十二音律”和由此形成的宫调理论。还有“齐钟卫鼓”“秦筝赵瑟”“楚丝燕歌”等成语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生活的地域特色,“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记录了古曲曲目,“大音希声”“弦外之音”“曲终奏雅”“余音绕梁”反映了古人对音乐境界的追求,“郑卫之音”“正始之音”“桑间之音”“靡靡之音”反映了古人对音乐风格的认识和划分,“急管繁弦”“哀丝豪竹”反映了古代丝竹乐演奏不同乐曲的效果,“弄管调弦”“弄丝弹竹”“敲锣打鼓”表现了不同乐器不同的演奏方式,还有“琴心剑胆”“春诵夏弦”“琴断朱弦”“琴歌酒赋”“琴瑟相调”则表现了我国古人由音乐生发出来的价值观。

还有戏曲、舞蹈、书法、篆刻、绘画等,也像音乐一样,可以从成语中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貌。另外,成语“胶柱鼓瑟”、“滥竽充数”、“室如悬磬”、“铜琶铁板”、“急管吹弦”、“哀思豪竹”、“断金裂石”等,分别用了一些乐器的名称、类别,还描写了一些乐器的形态结构和演奏特色,这里不作一一介绍。至于“一板三眼”(也作“一板一眼”)中的“板眼”,是指明清以后戏曲音乐的节拍,这个成语比喻言行有条有理,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黄钟是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因此成语“黄钟瓦釜”比喻艺术性较高或较低的文学作品,“黄钟毁弃”比喻贤才不用,“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高妙。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它是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之下逐渐形成的一门特殊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汉语中不少成语是反映书法艺术的,或喻笔势,或喻风格,或品评其高下。如:龙飞凤舞、剑拔弩张、铁画银钩、初写黄庭、柳骨颜筋、春蚓秋蛇、信笔涂鸦。

另外比如“按部就班”这条成语,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尺幅千里”指图画或诗文篇幅短小,但内容却极其丰富,意境非常深远;“烘云托月”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的一种技法,后来比喻绘画或作文时从侧面加以点染或描写,从而突出主体或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郊寒岛瘦”是对诗作的某种意境与风格的概括,“骈四俪六”是指盛行于六朝时期的骈体文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对偶排比;“一字一珠”比喻唱歌吐词清楚,婉转圆润,也比喻诗文写得精粹;“鸾飘凤泊”形容书法的笔势盘屈飘散;“剑拔弩张”、“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挺拔雄健,功力深厚。成语“磨穿铁砚”、“手不停挥”形容练习书法的用功和坚持不懈。“铁画银钩”形容书法刚健而遒劲。“龙跳虎致”、“龙飞凤舞”、“龙蛇飞动”、“美女簪花”等成语,都用来形容书法的优美生动,多采多姿。至于成语“春蚓秋蛇”则是比喻书法的拙劣了。诸如此类的成语,确实不胜枚举。

文学艺术:叹为观止,韦编三绝,巧夺天工

天文地理:地大物博,地广人稀,天高地炯

政治军事:运筹帷幄,一鼓作气,兵不厌诈

礼仪习俗:礼贤下士,礼尚往来,三纲五常

衣食住行:捉襟见肘,衣衫褴褛,饥寒交迫,饱食暖衣,丰衣足食

植物动物:一丘之貉,狼狈为奸,狐假虎威

行云流水 天籁之音 龙飞凤舞 百家争鸣 别具匠心 工力悉敌 光彩照人 呼之欲出 别出心裁 良工心苦 门户之见 沁人心脾 曲终奏雅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出神入化 多才多艺 能工巧匠 巧夺天工 心灵手巧 一技之长 引人入胜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