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表演 >正文

京剧启示录讲述的是关于京剧传承的一个故事英文(舞台剧《京剧启示录》导演)

一、关于京剧的故事?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

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

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

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

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二、关于京剧道具的小故事?

筱翠花、李玉茹京剧遗物:跷

上海戏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副跷。

什么是跷?是踩高跷的“跷”吗?

但这副跷太小了,肯定不是踩高跷的跷。看起来小巧玲珑,跟两三岁小孩的脚差不多大。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寸金莲”?

是的,这就是“三寸金莲”,旧时的戏曲旦行演员都是男性,为了模仿女性的小脚,用木头制作两只小的假脚,绑在自己的脚上,台上剧中的古代女性看起来就是“三寸金莲”了。绑跷以后,演员的脚后跟与小腿肚子不再是垂直关系,而是脚面完全绷直,几乎成一条直线,其痛苦常人难以承受,必须从小在发育前就练习。演员们踩着这样的硬木小跷,要在舞台上行走、跑圆场、开打,甚至还要从高台翻下站住,所需功力极其深厚,所付出的刻苦汗水难以想象。这比芭蕾舞演员用脚尖跳舞要难上无数倍,因为绑了跷就绝对不要想把脚放平了。

博物馆里的这副跷是“花旦大王”、京剧“筱派”创始人于连泉的遗物,红缎子绣花的小鞋面,光彩依旧。于连泉生于1900年,七岁进入“鸣盛和”科班学艺,苦练跷功。后来又转入“富连成”科班,11岁时偶然替演《三疑计》中的丫头“翠花”一角,声名鹊起,老前辈萧长华先生就给他起了一个艺名叫“筱翠花”。

作为中国戏曲表演系统中独特的、高难度的表演特技之一,“筱翠花”们的跷功表演起来又极具美感。站立的时候亭亭玉立,表演的时候婀娜多姿,行走的时候凌波微步,跑圆场的时候如仙女驾云。这种美感让人痴迷陶醉,忘记了演员背后魔鬼式的训练,为了不摔倒,冬天浇水成冰后在冰面上练;为了能够站稳,站在窄凳子或水缸边沿练;为了练的时候自如,从早到晚甚至睡觉都绑着跷。

三、京剧桃花庵歌是讲述的什么故事?

戏曲《桃花庵》的主角是张才夫人窦氏和尼姑妙善。

《桃花庵》 ,又名《齿痕记》《张才游庵》等,属豫剧传统剧目。

《桃花庵》讲述:苏州张才虎丘山玩会,在茶肆饮茶,楼上女尼陈妙善见而爱之,将瓜子皮撒下,并题诗赠扇,掷于张才。

张追踪桃花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

妙善生子,用张才遗衫包裹婴儿,求王三思抱出曙中。王将婴儿卖于苏州知州苏坤为子,取名宝玉。

十二年后,张才之妻窦氏见到宝玉,因貌似张才而收为义子。

王三思张宅卖衣,窦氏见蓝衫生疑,问出来历,便以降香为名去桃花庵,将妙善邀至家中盘问。

妙善见蓝衫道出真情。宝玉得中状元,窦氏携妙善、王三思至明伦堂,讲明宝玉身世,求其归宗。

苏坤因无后而不依。窦氏以张、苏两家各为宝玉娶妻、骑门双祧之计平息争端

四、京剧趣谈关于京剧的奥秘?

京剧的趣点有很多。比如脸谱,不同人物不同性格脸谱的图案和颜色是不一样的。再比如京剧的场面,就是乐队,分文场面武场面。每个行当的就是本身的趣味。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梅兰芳的样,尚小云的棒,程砚秋的唱,荀慧生的浪。

在比如京剧的舞蹈,像霸王别姬里的舞剑就借鉴了太极里的知识,其美不可用言语形容。

再比如京剧的虚拟性,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总之还有好多吧。

五、有关京剧传承的名字?

国粹京剧,代代传承。京剧传人: 王瑶卿 梅兰芳 程简秋 旬慧生 张君秋 等等

六、传承京剧脸谱的意义?

京剧之美不仅体现在其腔调之上,它独特的美学风格、造型艺术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华丽的服饰、五色的脸谱构成了人们对京剧的第一印象。

京剧中,“净”行(花脸)变化多端的脸谱,不仅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向,更通过色彩和线条的有机结合,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偏好,并以此展现出人物的年龄、性情、品格甚至命运走向。

京剧脸谱作为京剧艺术的“表情符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视觉化的体现。

它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注重“变形”、“传神”、“寓意”。脸谱讲究谱式,自有一套章法,勾画笔法或轻重缓急或顿挫有秩。一个点有深重、清浅之分,一条线有粗细、疏密之分;再加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或端庄沉稳或邪恶奸诈,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艺术夸张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让人一目了然。

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寿字眉,面带哭丧,威严肃穆,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再如关羽“面如重枣”,红脸表现英勇忠贞;又如夏侯渊,《定军山》中人物,曹操手下大将,通天纹勾长“寿”字,显得鼻梁突起,人物形象更加雄壮。

历经百年发展与传播,京剧脸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感,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文化交融也让京剧脸谱大放异彩,渗透至现代美学的方方面面,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七、京剧里讲述悲哀的戏词?

京剧《逍遥津》里的戏词:

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

想起了朝中事好不伤悲。

那曹孟德与伏后冤家作对,

害得她魂灵儿就不能够相随。

二皇儿年岁小孩童之辈,

他不能在灵前奠酒三杯。

我恨奸贼把我的牙根咬碎!

上欺君下压臣做事全非。

欺寡人在金殿我不敢回对;

欺寡人好一似猫鼠相随;

欺寡人好一似那家人奴婢;

欺寡人好一似墙倒众推;

欺寡人好一似那犯人受罪;

欺寡人好一似木雕泥堆;

欺寡人好一似那棒打鸳对;

欺寡人好一似猛虎失威;

欺寡人好一似那犯人发配;

欺寡人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

风飘浪打,浪打风飘就不能回归;

欺寡人好一似那残兵败队,

又听得宫门外喧哗如雷

这出戏说的是东汉末年,奸臣曹操当道。汉献帝和伏皇后密谋欲除去曹操,遂密传衣带诏号召各地诸侯勤王。但是事情败露,曹操带兵闯进宫中杀掉伏后,又杀掉伏后生的两个皇子斩草除根。《父子们在宫院》就是在曹操杀掉伏皇后以后,汉献帝带领两个皇子在逃跑的过程中的一段唱词。大段唱词多用排比,再加上高派老生的高亢嘹亮的唱腔,表达汉献帝的悲愤、痛苦、无助的心情时就显得酣畅淋漓,无比悲怆。

八、最早的京剧故事?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

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

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

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

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九、有关京剧的故事?

京剧在清代光绪年间诞生于北京。此前在北京盛行的是昆曲与京腔。

乾隆五十五年(既1790年),三庆徽班进京,由名旦高郎亭率领,以唱二黄调为主。后四喜、春台、合春三大徽班也相继进京,与三庆班共称四大徽班。道光以后,三庆班班主兼主要演员程长庚以唱徽音、二黄著称,他威望很高,被尊称为大老板。

随着湖北汉调演员余三胜等进京,又带来被成为楚调的西皮调,促成了徽调与汉调合流的皮黄唱腔的形成。

继程长庚等人之后,著名老生演员谭鑫培(1847年~1917年)在光绪年间独有盛名,他对程长庚、余三胜等许多前辈的唱腔和演技兼收并蓄,并加以发展融合,逐渐锤炼出一套唱法。后辈及科班都把他的这种唱法作为标准,逐渐形成了京剧特有的一套艺术规范。

如果说程长庚是京剧的主要奠基人,那么谭鑫培就是京剧的创始人。以程长庚为代表的第一代是由徽调、汉调向京剧过渡的一代,他们是京剧的第一代演员。然而严格地说,京剧则是在清光绪年间形成和诞生的。

京剧从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皮簧、大戏、平剧(北京旧称北平)、旧剧(针对新剧即话剧而言)、国剧、京戏、京剧等。

十、一个简短的京剧故事?

京剧故事《罢宴》

北宋真宗时,寇准在朝中任宰相。当时,北方的契丹人经常兴兵犯境,由于寇准坚决主战,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使边境得以安宁,寇准也因功被封为莱国公。

这一天,正逢寇准五十寿诞,相府门前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为了把自己的寿庆办得气派一些,一个月前寇准就开始着手筹办,他特意派管家陈山携带一万两银子专程去苏杭一带挑选歌童舞女,采办古玩玉器。不久,陈山便满载而归回到汴京。一万两银子全都用光了,光是其中一株五尺高的珊瑚树和二尊翡翠寿星便花了四千两银子。

寿庆这天,相府内大摆宴席招待前来庆贺的宾客。因为寇准少年丧母,他家中有一姓刘的女仆将他带大;寇准尊称她刘妈妈,待她如生身母亲一般。如今刘妈妈已七十多岁,寇准特意在相府的西廊摆了一桌筵席,命侍女、丫环们陪伴刘妈妈。

刘妈妈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不觉有些头晕,便让丫环们搀扶自己找个清静的地方歇息一下。刚走到回廊边,却见管家陈山慌慌张张地走来,陈山一见刘妈妈当即跪在地上哭着说道:“刘妈妈救我!”刘妈妈吃了一惊,忙扶起陈山问他究竟出了什么事。原来,陈山一早便忙着布置寿筵,一不小心将他刚刚从杭州采购来的五尺珊瑚树失手打碎了。陈山吓坏了,知道闯了大祸,这才赶来求刘妈妈替他到相爷面前去讲个人情。

刘妈妈一听那株珊瑚树是用几千两银子买来的,不由一怔,心里暗自思忖道:“相爷他为庆贺寿辰竟如此奢华,未免有些过分。当初太夫人临终时,曾托付我好好照看他,如今看他这样,我若不说他几句,怎么对得起去世的太夫人哪。”

这时,一位侍随寇准的中军寻到廊下,一见陈山,忙对他说道:

“陈山,相爷唤你到后堂回话,还不赶快前去!"

陈山一听顿时吓得面色如土,他一边答应着一边回头连连哀求说:“刘妈妈,您可要救我一救啊!"

刘妈妈望着陈山的背影,不由叹了口气,为了不辜负太夫人的嘱托,她决意要对寇准进行一番规劝。她一边朝后堂走去,一边低头想着该怎么对他说。突然,刘妈妈脚下一滑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她仔细一看,原来是回廊内点的蜡烛太多了,蜡油流得满地都是,路面才变得滑起来。刘妈妈一见这满地的蜡油,心里顿时感慨万端,不由回想起当年的一段往事。原来寇准小时候,因为父亲去世早,家境贫寒,无钱念书,母亲每天晚上都要在灯下亲自督促他学习。有一年遭逢大旱,家里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了。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学业,寇准的母亲跑到山上采集松香代替灯油来照明,结果因为在山上受了风寒,回来后大病了一场。想到当年的艰难情景,再看眼前为了祝寿竟使蜡烛油满地流淌,刘妈妈怎么能不触景伤情呢!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失声痛哭起来。

中军听到刘妈妈的哭声忙跑出来劝解说:“刘妈妈,相爷正为陈山的事生气,您就别在这儿啼哭啦。”

听中军这么一说,刘妈妈反而哭得更厉害了,她一边哭一边大声说:“我心里有伤心事啊,怎么能不哭呢!”俩人这一吵吵,寇准在堂内听到了,走出来一看,见刘妈妈满面泪痕,中军站在一旁劝阻,便误以为是中军得罪了刘妈妈,顿时把脸一沉,对中军申斥道:“你到底为什么事惹得刘妈妈这样伤心,还不快讲!”

中军满腹委屈却又不敢辩解。刘妈妈忙拦住寇准说:“中军并没有得罪我,相爷不要错怪了他。”

“那到底是谁得罪了你,你只管说出来,我一定为你做主。”

“蒙相爷恩养,相府中谁会来得罪我呢,我是为……”刘妈妈欲言又止。

寇准见状便把中军和身边的人都打发走,这才说道:“刘妈妈,您只管大胆讲吧。”

刘妈妈叹了口气,说:“我就是为了相爷你才伤心的啊。”

寇准吃了一惊,忙问道;“为我什么啊!”

刘妈妈把自己刚才被蜡油滑倒因而联想起当年家中困苦不堪,太夫人上山采松香课子读书的往事。说到当时的艰难情景,刘妈妈忍不住又哭了起来。寇准听罢安慰刘妈妈说:“您不必太伤心了,孩儿我总算没有辜负太夫人的一番苦心,如今身为宰相,一门光耀,太夫人地下有知,心中也会高兴的。”

刘妈妈摇了摇头,说:“你想错了,太夫人若在世上,见到相爷你如此豪华享受,非但不会高兴,反而要生气的。”

“为什么!”寇准不解地问。

刘妈妈难过地说道:“相爷你忘了太夫人在世时,经常教诲你要以勤俭为本,你现在为庆寿竟不惜花费万金专门派人去苏杭采办歌童舞女、古玩奇珍,身为宰相如此豪华,倘若上行下效,怎能让满朝文武清廉自守?”刘妈妈越说越激动,她指着寇准毫不客气地责怪说:“怪不得人称你是豪华宰相,太夫人若是见到这般光景,她老人家岂能容你!’刘妈妈这一番话如同一盆凉水浇在了寇准的头上,他日瞪口呆地站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刘妈妈缓和了一下口气,说:“相爷呀。太夫人临终时,交给我一张她亲手绘的画图,嘱咐我说,你家小官人,自幼娇生惯养,将来他若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就将这张图画交给他看。”

寇准听说母亲留下一张画图,忙让刘妈妈取来观看。只见那图画上画着寒窗孤灯之下,衣着简朴的太夫人在教导寇准读书的情景。

画面上还题着四句诗:

“孤灯课读苦含辛,

望儿修身为万民,

勤俭家风遵母训,

他年富贵莫忘贫。”

寇准一见顿时泪如泉涌,忙跪倒在画图面前,连连向母亲请罪。刘妈妈趁机语重心长地说道:“太夫人辛苦一生,只望相爷长大成才,如今相爷官居宰相,总算没有辜负太夫人的一片苦心,如果相爷能够以勤俭为本、修身为民便算是尽得孝心了,也是可以告慰太夫人的在天之灵了。”

寇准面带愧色连连点头称是。正在这时,中军禀报说:“启禀相爷,今有王侯公卿各持礼品前来献寿。”说着把一份份礼单呈上。

寇准看也不看那些礼单,毅然摆手道:“吩咐(门合)府歌舞即时停止,所有贺仪、贺客,一概辞却。”

中军一下子怔住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寇准再次对他说道:

“你对宾客们说明,寇准不敢违背母亲的遗训,从今以后再不庆寿,还请大家见谅。”

“是。”中军忙遵命而去。

刘妈妈见此情景心中暗自高兴,便趁机对寇准说道:“听说相爷正为陈山闯祸一事生气,既然如此就对他从轻发落吧,这样一来显得相爷宽宏大量,二来也可为太夫人造福啊。”

寇准点了点头,命人将陈山唤到面前,对他说道:“以往之事就算啦,今后做事要多加小心。”

“多谢相爷。”陈山感恩不尽地连连叩头。

寇准转过来对刘妈妈说道:“今日若不是刘妈妈指教,寇准险些把事情做错,今后还望您看在太夫人的面上多加指教才是。”说完,命陈山将那张课子图挂在后堂供奉起来。刘妈妈望着勇于改过的寇准,不由欣慰地笑了起来。

从此,寇准牢记母亲的教诲,戒除奢华,尽心朝政,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代贤相。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