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风采 >正文

摄影 关于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名作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 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

这张照片是布列松抓拍艺术中代表性名作。在前景中跳跃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似,一前一后,互相呼应,相应成趣。这个拍摄瞬间,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决定性的瞬间”。

布列松的作品通常是抓拍街头瞬间,他提出过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有人理解为在某个瞬间画面中所有元素都恰到好处的出现在画面中构成一幅无比和谐的瞬间,你需要做的就是用相机捕捉这个瞬间。至于你说的作品,其实你仔细看,那人背后的墙上有一张海报,海报上有个人也在做着跨越的动作,这就构成一种戏剧性的效果,同时画面极其宁静却又富有生气。要知道那时的相机是没有连拍功能的,在街头捕捉到这样的瞬间需要准确的抓拍能力,才能凝固这近乎完美的瞬间。

中国当代摄影师及作品尺寸

朱宪民朱宪民是中国当代摄影史中具特殊地位的摄影家。他的特殊之处在于,在1940年代出生的摄影家中,少有像他这样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并且以朴素、自然、忠实于生活的态度,纪录平民百姓生活的; 他是他的同辈人中能够明确而到位地用摄影表达生命根系与情节的人。他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不管他的生活处境社会地位有着怎样的变化,他仍然在摄影中保有着一种平民姿态并具有鲜明的个人视点。朱宪民,在他的同代摄影人中是个真正的例外。而这种例外,凡有那个时代生活经验的人都深知,不易。翻阅中国当代摄影史,我没有发现在他的同代人中有谁如他那样在1970年代就以一种具有平民性以及人情甚至是人性关注的纪实态度拍摄过黄河人。也没有发现还有谁如他那样坚决而直白地表达着民以食为天,这个最朴素且最基本的事实。正是这种异于主流的目光,使朱宪民为中国民生图像史留下了可贵而难得的一笔。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