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风采 >正文

纪实摄影有什么方法可以确立主题?

一、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最具有现实风格的形式,是摄影的基特征之一。它来自于现实,最贴进现实。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大量摄影作品,都是以纪实性为主要特征的。它表达的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态度。

1985年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硕士生斯蒂芬尼.安克莱思在其论文《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

〈丨〉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象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而无论好与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因此,纪实摄影在拍摄的时候,摄影作者首先要考虑好,拍什么,怎么拍?要选择能展现主题,渲染主题,紧扣主题的内容去拍摄。

二、纪实摄影,采用的是组照式的方法。那么用什么方法确立主题呢?

1、围绕主题选择镜头。组照是用一组照片写文章,表达作者对人,事物或环境的认识与评论。所以每张照片都必须围绕主题去拍摄,去表达。每张照片的文字描写叙述都必须紧扣主题。

2、围绕主题多侧面选择内容。拍摄时对所摄事物环境进行多侧面,多方位的展示。抓住典型画面,使其有立体感。

3、选择最具有形象的内容拍摄。拍摄以抓拍为主,多使用快镜头和高感光度拍摄。镜头以广角境为好。

具体方法如下:

〈|〉守株待兔法。拍摄准备工作做好以后,选好角度,调好焦距,等待时机出现,立即进行拍摄。

〈2〉声东击西法。利用掩护的方法,先对非拍摄者对焦,用眼的余光观察被拍摄者,当被拍摄者的动作,表情达到所需画面时,立即抓拍。

〈3〉掩护法。是一种二人配合的拍摄:让配合者站在被拍摄者前方,假装对配合者拍照,而后面那位才是被拍摄者。

〈4〉盲拍法。即不用取景器调焦拍摄。用目测对焦,用小光圈(f8,f11)加大景深,充分利用镜头的视角。拍摄后在照片上进行第二次构图剪裁。

纪实摄影有什么方法可以确立主题?

个人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思考

  一、主动表达主题

  主动表达主题是指摄影师的个人经历阅历造成对某一行业有深刻了解和认识,然后想通过这个行业的一些具体事件来表达证明一种社会现象来或者一种社会问题,并且有不吐不快的感觉,这种主题的摄影作品是最打动人心的。比如作者是工厂的一线工人,作者想表达工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工资待遇和劳动付出成正比,为了表达工人的幸福感,他就会拍出工人的欢歌笑语,幸福满满的摄影作品。反之如果作者想表达工人的艰辛,付出得多,得到的少,为了明天的美好他们与家人离多聚少,就会拍出工人的艰辛并体现在外的游子对父母对儿女的思念之情。

  二、被动表达主题

  被动表达主题是指作者很有社会责任感,敢于讨论和拍摄社会热点话,比如养老、教育、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主题,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深入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和看法,让更多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这类主题的也许不是作者最擅长的,但是是最受人们关注的。

  三、寻找主题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社会热点话题领域有一定的建树后,就需要寻找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小众主题比如:历史类、旅行类、民俗类一但选择了主题类型就要持之以恒地去拍摄。

  四、发表作品

  很多摄影人每天都在拍摄的路上,拍了大量在图片放在电脑里沉睡,这样的拍摄与不拍没有什么区别,俗话说得好:酒好也怕巷子深,巷子再深人家还摆了一个摊,你将图片放在电脑里难道是想等别人来偷你家电脑去看你拍的图片吗?

  我个人认为《三三四》工作法也许对摄影人有所帮助,就是三分拍摄,三分整理,四分发表。三分拍摄就是不要将所有时间用在拍摄上。三分整理包括修图、查阅资料、撰写文章、文章配图等。四分发表包括:一是将图片上传至图库卖钱(整理得好一个月卖个几百千把块还是没问题的),二是将配图文章发表到各大自媒体平台增加曝光率(可到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网易新闻、凤凰新闻等平台注册自己的自媒本号),三是将作品发表到各大论坛让更多人欣赏到你的作品,四是将作品投稿到各专题公众号或大V自媒体顺便挣点稿费搞点小钱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总之要想拍摄出走心的纪实摄影作品首先要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做起,再通过自身不断学习深入其它社会热点话题及自己感兴趣的业余爱好领域去拍摄、发表。重要的事说三遍:发表、发表、发表........

  我本人也喜欢拍纪实,主要以农村纪实题材为主,代表作品《即将消失的行业--系列》纪录农村传承千百年来的各种老手艺即将失传消失。《消失的公社--系列》纪录至1992年拆乡并镇以来那些合并的公社至工作人员搬走后,荒废垮塌的公社遗迹,这些公社有的是从古庙过渡而来,有的是从古道观过渡而来,有的是古建筑过渡而来,通过拍图片、视频、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等将这些公社遗迹整理归档。《工匠之心--系列》纪录了农村为了生存的老工匠们几十年如一日重复同一种手艺,很多老人患了职业病后还在追求工艺上的精艺求精,他们在技术上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更多农村题材作品请百度:何永平野马  或360:何永平 摄影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