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风采 >正文

怎样让摄影作品镜中有境?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虽然也看过一些摄影理论书籍,有一些拍摄实际体会,但毕竟是对摄影的一点肤浅理解,谈论拍摄意境很是不安,姑且抛砖引玉吧。

摄影是门艺术,它是作者内心审美情趣素养的体现,其生命力在于创新。如何让摄影作品镜中有境,首先要理解其涵义。

镜的狭义理解就是镜子,广义的理解应该是玻璃镜子、金属、水面、瓷器、天空等一切映像材料。突出主题思想的背景就是镜子,突出主体的陪体就是镜子。

画面有意境,通俗说就是有故事性,有内容使人联想,引发读者审美情绪波动。让画面有意境就是努力发现美提炼美的过程。

把照片拍出意境来,需要深厚的文化素养,勤思索多观察,那是很多摄影人的梦想和追求。

天空是一面纯洁无暇的大镜子

雪地也是一面镜子,很多的时候背景就是主体的镜子。

增加画面效果,突出主题的环境就是镜子。

水面无风镜未磨

心中有镜,镜中有景

一张普通照片和一个有意境的作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随手一拍,后者则是融入了自己内心情感,用心拍摄。

我在学习拍摄过程中有两方面的体会:一方面,心中有镜。就是心中要有拍摄主题。最好的摄影作品不在于你拍摄了什么风景,而在于你经历了什么风景。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我的心中。色彩,层次,锐度,等等技术范畴做好了,效果也只能是临摹,复印!亚当斯说过:我们不止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要随心所欲,打破传统,用心拍摄,我们的作品终归有一天会变成如画经典!

另一方面,镜中有景。从练好基本功开始做起,平时,我坚持从最简单的景出发入镜,每天的生活遇见就是最好的练习,一个人,一个角落,一束花,一座楼~。熟能生巧。慢慢的开始,学会了简单构图,体会有三,一是利用对比。利用拍摄现场主题和辅助物的对比。二是虚实呼应。拍摄的主题要靠近镜头,凸显主体拍摄物。三是简洁留白。就是抽象化。拍摄画面风格简单化。通过留白,使观者有足够的空间想象。

摄影作品,为什么有些像绘画一样,越逼真越不受欢迎?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好的摄影作品和绘画非常逼真,只要不做后期修饰,应该受到大家欢迎。

下面,我根据自己学习到的“摄影和绘画如何相互结合 ”理论,结合自己平时拍摄的照片,与大家探讨和分享。

摄影本来就是一门艺术,发展到今天,摄影没有丢失自身的特点,也没有被绘画同化,更相反成为了艺术发展的主要力量。

在当前的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发展和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摄影爱好者应该把摄影和绘画艺术进行相互融合。

准确把摄影和绘画的融合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有些照片融合了绘画的艺术结构,但其本质仍旧是照片,是具备了摄影艺术独特美感的照片,在光感的营造上运用了摄影知识、摄影者的洞察力;有些绘画结合了摄影的风格与手法,但它依旧是绘画,这类绘画作品追求的是极高的拟真度,使整个画面的风格更加的柔和,让人因为他结合了摄影的特点,而把它当成摄影作品看待。

随着不同艺术形式的快速增加,特别是摄影和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和谐而不断的融合。所以,摄影和绘画相互结合成为影画的创作趋势。

以上本人摄影照片与绘画的相同点和区别让大家参考,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摄影的逼真及价值不要简单与绘画并论!

回答题主的问题,要从逼真、艺术类型、标准和价值四个概念开始。

以摄影、油画、国画为例。有价值的东西才受人欢迎,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东西才有真正的价值,这应该是人所共识的!那这里边肯定就包含两个关于标准的概念,即艺术标准和价值标准。不同的艺术类型,其艺术标准肯定不同,但其价值标准是趁同的。弄清这点,题主的问题就好回答了。

摄影,是对对象原形还原最逼真的,这功劳归于相机的科技含量而不是艺术,可以说这里根本就没有艺术创作的艰辛劳动,按马克思理论说它没有什么劳动价值和价值,它的逼真自然也就不很受欢迎。但说越逼真越不受欢迎不完全准确,把它放在艺术领域考量这个结论可以成立。

至于画画,就另当别论了。以油画的写实画派为例,它的目标是真实再现描写对象,艺术标准也是越逼真越好,因为它以逼真为最重要目标和艺术标准,而这又需要画家投入巨大的努力和劳动,自然就有巨大的价值。冷军等国内外超写实画家画作的价值就足以说明。就算国画这种表现艺术(非再现艺术),虽不求形似却非常强神似,神似不也是有”逼真”的艺术标准和要求吗?要做到“神似”的逼真,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

作品受不受欢迎,要和艺术类型、标准以及价值等因素值联系在一起考量!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