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美术 >正文

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的区别?

一、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的区别?

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的主要区别就是涉及对象不一样,美术比较广,学前儿童美术那就针对学前儿童开设的美术。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

从教育角度来讲是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显著增加。

未来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人都会说普通话,而且要具备相当水平的说话能力。

AR沙盘课程应用程序可以在各种主题中用作强大的STEAM教育学习工具,,AR沙盘全脑开发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将iPad的AR整合到一个类中可提供以下好处。

三、简述美术与学前儿童成长的关系?

(1)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标志着儿童个体的发展的程度。

(2)美术是学前儿童学习、认识世界的另一种语言。

(3)美术是学前儿童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4)美术是统合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名词解释:学前儿童美术?

学前儿童美术是学前儿童对美术语言的思考领域,是学前儿童对美术材料的操作游戏,是学前儿童的美术创作与作品。

五、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有何差别?

1.身心的成熟

儿童绘画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感知觉能力、情感态度、智力程度和生活经验的产物,儿童绘画创作和作品程度的发展需要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适当给予教育指导;成人绘画是建立在人的身心成熟和协调运作,以及情感的深沉、稳定和智力的成熟之上的,其基本内容反映出成熟的人对社会及自然的成熟的认识,以及技巧的精湛和对媒材处理的熟练程度。因此说身心成熟;与否是儿童绘画与成人绘画非常重要的界限。

2.“自由表现”和“表现自由”

这是儿童(幼儿)绘画与成人绘画区别的第一点。幼儿绘画的动机往往是出于游戏,目的性较不明显,或者也可以说仅仅是为了愉快;而成人绘画是注重细细传递和情感的表达,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明确的表现目标。我国学者朱光潜指出,成人绘画与儿童绘画的差异就在于游戏性和社会性。

3.绘画知识与技巧的差异

儿童绘画与成人绘画相比缺少明显的绘画知识和绘画技巧。例如,在赋彩方面一些儿童可能将天空画成黄色,将树画成红色,可能是因为他们尚未形成对色彩的正确认识和调配颜色的技巧,不能按物体实际的样子表现它们;而与此不同的是画家们运用色彩,即使是很无意的赋彩,也完全是出于他们有意识的追求,而非不熟悉相关的色彩知识与调配技能。再如,在表现物体形象发面,儿童绘画不能准确的表现客观物体的形象,所画的形象与物体的实际形象不符,常常“心口不一”有时甚至需要加以语言标注以作补充;而成人在绘画中,却可以运用熟谙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准确的表现事物。

4.夸张注意和夸张表现

儿童绘画的夸张法是把其所注意的、注重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忽略了事物的其他部分,是“顾此失彼”的做法,是对事物的相互关系缺乏比较和认识的表现,是学前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心理在绘画领域中的表现,是“夸张注意”;成人的夸张是指“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并往往借助想象,抓住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加以夸大和强调,以突出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是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是“夸张表现”。

6.泛灵和拟人

儿童绘画和成人绘画中都会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但不同的是前者是儿童运用自身的泛灵论将自身的情感那和意识赋予到整个世界,使之生命化。儿童的这种拟人化是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非刻意追求;而成人则是利用学前儿童的泛灵论心理而蓄意创作的,其目的是使儿童产生亲切感。

六、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有什么区别?

儿童美术更多是注重对儿童的想象力的培养,通过鼓励他们创作自己喜欢和想到的内容,教师提供多种材料并引导来实现。所以对儿童来说,美术更多是兴趣为导向。

成人美术则更多倾向于造型能力的培养,另外也会包括对专业技能的提升,目的性更强。

七、儿童美术形式与品质?

1、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处于学前期的孩子明显地表现出情感因素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喜欢想象,往往有惊人之作。孩子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喜欢这里画画,那里画画,喜欢做色彩游戏。

2、在学前儿童美术发展过程中,从涂鸦期儿童的乱涂乱画,逐渐画出个什么东西,并给它命名,到象征期儿童为事物象征性地再造一个多半是不完整的、粗略轮廓的形象,再到图式期儿童用画来表达多种概念或凭自己的主观经验重新组合、加工变形的画面等,都显示出孩子独特的创造力。

3、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还应当重视儿童的操作。操作教育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孩子正是在操作中亲身体验某种情感的发展,体验美术活动自身的乐趣,进一步获得审美感知和审美创作。

扩展资料

儿童在绘画时,不断地将现实、主观意向和绘画活动几个方面进行协调。而绘画本身也是一个协调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儿童的绘画表现来直接地观察到其心灵的轨迹。儿童绘画具有率直性、求全性、符号性、动态性、稚拙性、夸张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

率真性是很多儿童通过绘画表现出诚实、坦率和真诚的特征。他们的真实与成人的客观写实是不一样的。客观的真实和逼真他们是做不到的。儿童绘画标准更侧重的是对不对,而不是象不象。孩子不断地表明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状况,往往没有成人的伪装,而是自然流露。

求全性是指儿童绘画时,往往将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及知道的、想到的或彼此无关的东西都拼凑罗列到画面上,直到画满为止;并且把从外部看不见的物体也画出来,画成各物体之间互不遮挡。这种求全性,还表现为宁肯让部分重叠出现,也不肯少画。

八、学前美术怎么学?

学前儿童的美术不要太多设定成人审美的框框条条,主要开发保护好他们浓浓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指导他们观察和想象力呢,多用手在流质如沙,散土,大米,或其它粉状物像沙画样随手随意造型,孩子很快有成就感就更爱啦!

九、简述学前儿童美术评价的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观察对象自然状态的现象或行为系统和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对观察对象作出评定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观察法具有自然性和直接性。观察法是在自然或准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因而具有自然性;观察法考察的是正在发生的真实情况,观察者可以亲身感受被观察者的环境和活动,因而具有直接性。

观察法特别适合于儿童,在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中运用最为广泛。

十、简述学前儿童美术评价的访谈法?

学前儿童美术评价的访谈法 答案:访谈法,是指评价者通过与被评价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获取有关评价资料的一种方法。

运用此法需要访谈者对谈话内容进行记录,然后对谈话记录进行分析。访谈法的应用能较快地了解学前儿童美术作品中难以用直观的线条、色彩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较深入地了解教师设计组织美术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美术教育理念。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