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美术 >正文

2-7岁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习美术?

1、 幼儿美术教育以培养兴趣为第一目的
幼儿美术教育首先是培养兴趣、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而不是专业技能训练。其美术活动的过程,是培养手眼协调、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想像力,大胆的创造力的早期智力开发过程。
2、幼儿美术活动对幼儿情商的培养作用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需要耐心、恒心,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有始有终,需要孩子大胆的尝试,总之,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孩子胆大心细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3、示范画的危害显而易见
示范画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发展儿童的绘画技能,但容易造成儿童画的模式化、概念化,使幼儿消极、被动,阻碍儿童的思维和想像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
4、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指导幼儿学会观察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应更多接触外界,观察有特点、比较新奇的现象,培养其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
5、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求异、好奇是幼儿时期的重要的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教学手段,只会使孩子感觉索然无味。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6、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理解和尊重幼儿作品
“就会瞎画”、“一点都不像”,“像”与“不像”的评价标准,正是大部分家长的误区所在。要知道,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也正是这种活动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
7、培养创造性的重要作用
创造力通常被称为“点石成金”的技术,创造力的培养期就在10岁以前,尤其2-7岁是培养创造力的黄金时段!而美术活动正是培养创造力的优质载体。
8、学习科学知识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丰富、系统的“知识”不仅是“创造”不可缺少的材料,而且直接激发“创造”的直觉或灵感。当“知识”形成独特的体系时,孩子才可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形成开阔的视野与灵活多样的思维模式,最终飞跃成原创性的思维成果。

少儿美术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习构思,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构思,在游戏中学习构思,在想象中学习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