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模特 >正文

如果把传统艺术带进初中课堂会怎样?比如:京剧、相声?

当然是好事。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要想中国文化传承下去,当然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青少年教育问题。

如果孩子们都不熟悉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那未来能指望他们有民族自豪感吗?甚至,长远看,从文化自信和经济发展上都会受到影响。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都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而是应该成为重要的战略性决策的问题。

但目前,据我粗浅的了解,这方面是不均衡的,北京有很多学校已经开展了这样的课程。而有些二三线城市,孩子们还是为了升学,拼尽全力。

当然,这也并非单纯是学校、老师、孩子靠自身就能解决的问题。

特别好,可以开阔思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增加条理性,特别好。

你如何看待郭德纲唱京剧?你觉得他执着于传统艺术的行为值得肯定吗?

传统艺术需要有人传承,也需要有人认可,更需要被大众所接受。郭德纲用他对京剧的那份热情,一直致力于京剧的发展,这种精神值得肯定!

京剧是国粹,但是随着老百姓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京剧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再去戏园子里听戏了,长此以往,京剧的受众必定会越来越少,这对京剧的传承和发展肯定是不利的。这个时候的郭德纲,凭着他的满腔热血和对京剧的热爱,来弘扬京剧文化,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郭德纲除了会去剧院唱京剧外,在他的相声中也加入了很多的京剧元素,比如《叫小番》就曾经出现在他的很多相声作品中,人们在听相声的同时,也了解了京剧,这对京剧也是一种无形的宣传。

把相声带火的郭德纲,但愿也能把京剧带火!

谢你第一个邀请我!

严格说来我没认真看过郭德纲的京剧,只是在电视上看他唱了两段麒派唱段,还有点周先生的味。但是否掌握了大师的神韵,我不敢乱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相声演员,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跨行宣传京剧,难能可贵。他让很多年轻观众接触到了京剧,甚至爱上京剧,可以说功德无量。很多京剧演员都做不到的事,他却做的很好,真令行内汗颜。总之观众应该支持郭德纲先生,有机会多看京剧,多学京剧。让京剧艺术这霸王花开得更加艳丽!

京剧,豫剧等传统艺术会逐渐消失吗?

豫剧的机遇远大于挑战一. 调查显示豫剧前途为正面。

从观众的角度认知豫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 从对郑州,开封六百多人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可以综合得出以下信息好的信息有:

1, 河南省现在拥有豫剧爱好者的家庭所占比例依然很大,为72%,河南的豫剧观众量依然相当可观,为总人数的68%。

2, “接触豫剧集会多”的人多选择认为“豫剧好听”,认为“豫剧好听”就会“偶尔看或经常看豫剧”,尤其是青少年。这就告诉我们,通过加大豫剧的传播、推广力度,就会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豫剧,喜欢豫剧,成为豫剧的观众。

3, 豫剧现代戏中一些经典曲目的普及程度还是相当高的。

4, 将时尚的流行元素引入豫剧中是大家所能接受的一种改革方式。并且 65%的人认为现在的这种改革保留了豫剧的内涵。

5, 过半数的人对豫剧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二.豫剧有兼容性。

在豫剧繁盛时期,从事豫剧专业的演员,不仅有汉族,还有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高山族、犹太人等少数族裔。豫剧根植中原、昂奋勃发的宏大气魄,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高亢激越、简洁明快的唱腔曲调,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乐观向上的语言情趣,不难不涩、南北易懂的中州韵音,质朴无华、宽厚浩然的文化风貌,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众格局等。

三.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

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剧。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

四.海量戏迷决定豫剧发展前景。

豫剧的受众人口基数太大了,首先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这里面豫剧戏迷的人数是相当乐观的,再加上山东安徽苏北这个地区作为豫剧戏迷的主要汇集地给豫剧提供了足够的戏迷基数。另外陕西,山西,甘肃,新疆,台湾等都有相当的豫剧戏迷存在!

这些地方都是有专门的豫剧团存在的。即使京剧在全国都有专业团体,但是除了北京和上海的戏迷集中一些,其他地方好像都不如当地的主要剧种火!所以我认为是豫剧的戏迷人数占多些!

五.剧团数量。

其中豫剧的剧团数量,差不多是京剧的十倍!

京剧几乎没有民间剧团,因为国营剧团都要吃不饱了。

而豫剧的民营剧团有一千三百多个,从业人数超过十万。这说明,豫剧的需求比京剧大的多,他们这一千多个剧团,光靠演出就能赚钱,就能养活自己!

从京剧剧团养不活自己就能看出来,京剧的戏迷越来越少,虽然影响力还在,但是已经持续下降。

豫剧不是阳春白雪,深深的扎根在民间,自愿做下里巴人,不是因为它伟大,而是它知道,任何一个剧种,只要想要发展好,就一定要扎根于群众。

六.需要政府扶持。

政府一直在豫剧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方针引导豫剧事业发展,从财政等方面扶持豫剧团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豫剧渐处弱势的过程中,通过合并重组剧团来维持剧团的正常运作,豫剧事业的正常健康发展。更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推广豫剧,其中不乏有显著成效的。

某一个剧种是否会被淘汰不是某个人或预言家说了算的,要看它是否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大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

我不评论京剧,因为除了过去的一些老的经典剧目,它没有什么发展,这些年正在快速走向衰落。作为一个从小接触、喜欢并积极参与豫剧的一份子,仅粗浅的谈谈对豫剧是否会被淘汰的看法。

河南豫剧这些年一直走在革新的路上,一些脍炙人口、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不断涌现。从五六十年代的《朝阳沟》、《人欢马叫》、到七八十年代的《气象哨》、《打铜锣》、《邻居》、《人的质量》、《五姑娘》以及《老子儿子弦子》、《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代表剧目都是不断革新出现的成果。

剧目出新,艺术形式也不断向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靠拢。河南卫视的经典栏目《梨园春》就是在贴进观众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一时间不光河南,全国各地的很多省份都与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建立了合作关系,观众们和戏迷们不远千里万里,甚至跨越重洋争相打擂在舞台上一决高下。《梨园春》从开办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二十六个春秋,这不正是豫剧艺术传奇魅力的真实写照吗?

真实在这种意义上来说,豫剧艺术只要紧跟时代主旋律,继续扎根河南和全国各地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紧贴戏迷和人民生活,多创作大家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就不会被淘汰。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