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模特 >正文

载歌载舞的湘西花灯戏有哪些历史?

花灯戏是湖南的一种民间小戏剧种,是由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和调子发展而成。在湘西非常流行,当地民间习惯称为“麻阳花灯”、“桑植花灯”、“保靖花灯”等,都是同阳戏、傩戏相结合发展成的花灯戏。

湘西花灯戏前身花灯,因脱胎于灯节赛会而得名。吉首称“调花灯”,桑植称“打花灯”,永顺称“地花灯”等。 

花灯、茶灯、地花鼓等民间歌舞演出的盛况,明清两代地方志书有许多记载。其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打对子”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称为“摆灯”和“跳灯”。

由此得出,湘西花灯戏是民间花灯、摆灯、跳灯和花灯舞等地方小戏的统称。

湘西人民能歌善舞,花灯表演,世代相承,成了湘西流行的民间舞蹈。这种灯舞是和龙灯、狮子灯、蚌壳灯、车船灯等汇合在一起的集体舞蹈。它由牌灯和小灯组成,没有唱词,只有笛子和打击乐伴奏。

200多年前,在花灯集体舞的行列里,又新添了两个以上的儿童扮演小旦、小丑,在锣鼓声中和持灯师傅的帮唱下进行表演。

小旦、小丑只舞不唱,人们称“哑子灯”,又因小旦、小丑能摆出各种故事人物,人们又称“摆灯”,多在农历元宵节演出。

后来,当师道戏、阳戏在湘西盛行后,跳灯班的艺人纷纷向他们学表演技巧,并和他们同台演出。吸取了这些地方小戏的许多表演程式和唱腔曲调,还加进一些戏曲道白,使跳灯由有说有唱、亦歌亦舞的花灯说唱,发展成歌、舞剧并重的花灯戏舞。

行当由一丑一旦逐步加至多丑多旦,节目由说唱形式向戏剧发展。

这些地花鼓、花灯等民歌舞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有的吸收戏曲的程式规律,逐渐发展成花鼓戏;有的则较多地保持着花灯的歌舞特点,搬演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和“花灯戏”。

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布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以及受邻近姊妹艺术影响的不同,各种花灯戏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表演特点上,都各有特色,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尽相同。

湘西花灯戏在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形式以后,艺人们经过多年实践,将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民间武术加以艺术加工,创造和发展了风格不同的文、武花灯。文花灯秀丽洒脱,武花灯健美刚劲。

湘西花灯戏初步形成,并首先出现在凤凰、麻阳一带,是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当时,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常德汉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给花灯一定的影响。

于是以歌舞演唱为主的花灯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发展,即将民间故事和其他剧种的剧目改编为花灯戏演唱,如《香莲闯宫》、《山伯访友》等。

湘西花灯戏的唱腔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对子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戏曲化程度不同。

由于题材的不断扩大,行当增多,唱腔曲调则广采博纳,融阳戏、傩戏、曲艺、高腔以及其他戏剧剧种曲牌于一炉而综合发展。

花灯戏来自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湘西花灯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少,流行比较广的有《捡菌子》、《盘花》、《扯笋》、《王三卖货》、《卖花》等。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灯戏艺人集体创作的剧目;二是艺人们依据传统剧目移植、改编的一些剧目。

历代艺人从社会生活和民间故事中吸取素材,创作了不少的剧目。

音乐方面,湘西花灯戏声腔主要来源是灯调,同时,也大量运用民歌小调为戏中的唱腔。后来,随着专业剧团的相继建立,剧目空前丰富,音乐也从主要为曲牌体发展为曲牌体、板腔体和综合体三者并存的音乐体制,吸收丰富了打击乐,增强了音乐表现力,使戏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

在表演艺术、角色行当、舞台美术方面,湘西花灯戏在表演艺术上继承了花灯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态的扇法、幽默风趣的矮桩身段。

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把各种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不同动态,经过提炼加工,艺术地体现在这些“套子”和“圈子”中。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