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摄影 >正文

你理解的纪实摄影是什么样子的?聊聊你心中的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我个人的理解就是纪录真实的人物、事件、民风民俗,不用有任何的粉饰和雕琢,用摄影师手中的相机真实地记录和表达,尽可能用影像语言去呈现真实的事件和人物生存的轨迹。

纪,就是纪录,既然是纪录,那就不能“导演”和有意安排布置,只能用光影去记录和还原;实,当然就是必须要真实客观,只能真实地去反映和展现,更不能去人为地改变被拍摄对像的原始状态,一定是真实的还原和表达。

纪实摄影是众多摄影种类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无论是专业的摄影师还是摄影发烧友,我个人认为,纪实摄影除了真实地纪录和表达以外,更重要的是它更能实现作为摄影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更能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历史沿革,真实而客观地反映生存状态和发展轨迹。

我个人喜欢贵州的少数民族特别是黔东南那边的苗族摄影,也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什么是少数民族摄影?正式的应该称作民俗摄影,概括地说,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门类,通俗地说,就是用相机和摄影者的眼光去拍摄不同民族,不同背景人群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生活趣味,而构成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民俗事象。

如何拍好民俗,抓取生动的瞬间呢?第一、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熟悉所要拍摄的题材特性,需要什么样的镜头和什么样的设置。同时多向少数民族有关专家请教、多看多拍多研究、学习其他人的好经验,初期甚至可以模仿;第二、抢占有利地形,必须要站好位置,才能避开观众人群的干扰,才能避开一大堆摄影者的干扰,画面才能干净;第三、眼疾手快,一定要眼到心到手到,拍摄动作要及时迅速,不能迟疑。能否得到极其精彩的瞬间,有时就在几百分之一秒的时间里;第四、关于对焦点的问题,我个人喜欢自动对焦,在非常熟悉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手动对焦;第五、善于用光。拍摄民俗摄影时,光线的运用非常重要。可以根据拍摄时想要表达的内容有意识地围绕拍摄主体活动,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和光影。特别是拍摄有银饰的少数民族时,对焦点要在银饰上进行测光,否则容易造成银饰曝光过度,失去细节;第六、注意人物和环境的结合。拍摄民俗摄影时,最好把人物与环境结合起来,画面会更加生动,更有史料价值。当然背景可以是一个广阔的空间,也可以是一个建筑局部,一个富有特点的色块,只要有助于画面的表现,都是允许的。

淄博有哪些摄影名家?

1、

刘统爱

  1950年生,临淄人。桓台一中十三级一班(1965年入学)。

  1969年至1974年,在桓台县文化馆临时工作。

  1976年7月淄博师范美术班毕业,毕业后留校任美术教师。

  1982年调入淄博市博物馆,从事各类展览的总体形式设计兼搞文物摄影工作。1989年任副馆长。1993年调蒲松龄纪念馆任馆长,蒲松龄研究会会长。2000年调淄博市图书馆任馆长,淄博市图书馆学会会长。

  1982年至1990年,有300余幅文物摄影作品发表在《考古》、《考古学报》、《文物》、《文物天地》等全国刊物上。1982年至今有60余幅作品在省级以上展览、刊物上入选、发表、获奖。1991年出版《刘统爱风光摄影作品集》,1998年出版《台湾纪行》摄影作品集。2009年出版《浮光掠影三十年》摄影作品集。

  1986年至1998年任淄博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8年至2008年任淄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2004年至2010年任淄博市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山东齐鲁摄影学会理事,淄博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2、

苏少龙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国际摄影家协会vrp会员、中国区纪实摄影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环球摄影学院客座教授、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ppA》会员、中国国际摄影协会五星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从事摄影创作三十年。

  曾获得:第六届全国文化部群星奖摄影类金奖、第六届《影像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展一等奖、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银牌、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入展,首届“魅力湘西”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第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首届中国民族影像志入展收藏、第二届“圣洁甘孜”国际摄影展入展、第二届齐鲁国际摄影周亚洲最佳摄影师、第二届中国旱码头国际摄影大赛金奖、第四届“多彩贵州”国际摄影艺术展银奖。多年来,几十幅作品获美国国家地理、奥赛、PSA等国际赛事等级奖和优秀奖项、百余幅作品获国内省级以上等级奖和优秀奖项。2008 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称号、第四届山东泰山文艺奖获得者,多幅作品参加法国、俄罗斯、乌克兰、奥地利、阿联酋等世界摄影巡回展和交流展。作品《板房小子》被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作品《彝人》被俄罗斯国家美术馆收藏,作品《白马藏人》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研究与实践纪实摄影,摄影理论文章多见报、刊,策展多个影展,个展、联展多次、出版《独行西藏》《旱码头的人们》《心藏》等书籍。

3、王兵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鲁中晨报图片总监。

  先后5次赴四川采访汶川地震,并采访了2010西南旱灾、2010年玉树地震、2011长江中下游旱灾、2012年“纪念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70周年,重走滇缅公路”、2013年四川雅安庐山地震等重大新闻事件。

  作品《殇痛渤海湾》获得“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摄影三等奖和“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优秀奖;

  作品《垃圾海洋》获得“2011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自然与环境类组照金奖;

  作品《洪湖之死》获得“2011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自然与环境类组照铜奖;

  作品《保卫泰山》获得“2011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战争、灾难类新闻组照铜奖;

  作品《中国远征军老兵》获得“人民摄影2012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优秀奖。

  作品《缅北难民营中的童年》获得“2012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优秀奖。

  作品《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获得“2015年度山东新闻奖”一等奖。

  另有数十幅作品获得省以上奖项

4、赵守军

  1962年生,山东淄博淄川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自由摄影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记录摄影,长期关注身边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日常生活,以个人的思考记录时代存档历史。

  1998年2月《昔日荒沙滩、今日金沙滩》入选中国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

  2011年1月举办《走过街头》摄影专题个人展。同年获得第九届《影响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大赛二级收藏奖。

  2014年12月、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中国斑马线》纪实影像图书。

  2015年6月、《斑马线众生相》获得人民摄影“金镜头”2014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大赛银奖。同年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北京国际摄影周。

  2016年2月、《中国斑马线》摄影专题获得人民摄影“好摄酒杯”2015年度纪实摄影大赛优秀奖。

  2016年3月、《谋生空间》摄影专题获得“今镜头”年度图片故事大赏佳作提名奖。。

5、焦波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执委、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客座教授四川传媒学院客座教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2000年《东方之子》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提名2007年,评为感动淄博人物2010年荣获香港摄影展览摄影终身成就奖。摄影作品近百次获得国际、全国特等奖、金、银、铜奖和新闻奖。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