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摄影 >正文

通过摄影作品可以觉察到拍摄者的人格,你是否认同呢?

谢谢邀请。“通过摄影作品可以觉察到拍摄者的人格”这种说法,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表示认同。

我们知道,人格是指一个人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其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一个人的人格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是指一个人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其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一个人的人格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

据说,九型人格学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学问,它按照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习惯等性格特质,将人的性格分为九种完美主义者、给予者、性格、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 。

摄影作品是指使用照相机或数码照相机,通过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创作的图片。换言之,摄影作品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视觉图像。

那么,从摄影作品和人格两者看似互不相联的关系来看,其摄影作品能反映出拍摄者的人格特征,比如在拍摄人像作品时,属于完美性格的人,就会精打细算地从用光、构图以及技术参数设置等方面追求一种尽善尽美的意境,让作品呈现唯美效果。

因此,通过“摄影作品可以觉察到拍摄者的人格”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旅游摄影同样体现这个问题,因为外出旅游会遇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积极向上美好的,也有消极丑陋的。如果不加思考乱拍乱发那些低俗丑陋的东西,是很不恰当的。

摄影师陈小波老师说要“用爱拍”,“用感情拍”,只有“感情深厚的人出好片”,“拍人文要有好心”。这样的片子才有生命力,才能流传下来。指出现在摄影界有那种孩子不脏不拍,没有流鼻涕不拍,老人不奇丑无比不拍的怪现象。这就是人格人品的问题,我看至少是摄影走偏了。拍风光糟蹋自然环境,而不是提取自然风光,敬畏自然的美,也是需要注意的不当行为。

我热爱旅游,摄影是个爱好者。虽然无法与摄影大师比,但是,摄影既然是主观的艺术行为,这个“主观”肯定要弘扬真善美。既然是艺术行为,这个“艺术行为”,一定是带着情感去拍风光。

第一张是我家乡的一个小镇《我的家乡通远堡》。为了把高速公路的“8字”放在前景位置,我前后登上西南方向的小山头6趟,绕过一片坟地,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把这张照片拍下来。

第二张是丹东凤城凤凰山大门《游人如织》,为了拍出那天庙会游人多,使用慢门拍4秒,用三脚架。

第三张是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索松村拍的,南迦巴瓦峰在云雾缭绕中始终不肯露面。正好有人朝拜圣山,按下快门。名字叫《神秘的南迦巴瓦峰》。

都说艺术是共通的!那么,你能从从摄影构图的角度,谈谈怎么欣赏书法作品吗?

艺术是有灵魂的,所追求的目的是相通的。都是在追求一个字一一“美”。

摄影讲究构图,构图不能离开主体、陪体、环境三大因素。这三大因素各施其责:

主体一摄影构图的中心,是主题、目的的再现,是摄影之中心。

陪体一摄影构图的参考系,为主体中心服务。

环境一对整个构图起作渲染的作用。

这三者有机集合,是作品取得成败的关键因素。

书法作品讲章法。成功的书法作品,不只要求点画精到、结构优美,而是要求章法完整、通篇和谐。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是由正文、款识、印记三部分组成,这就是书法的章法。

除章法外,用笔、结构、布白,就是书法作品的三大要素。

由此看来摄影作品和书法作品都有共同之处一一那就是讲章法、讲结构(构图)、只有这样才能让主体(主题)之美达以跃然人们的眼前。

我认为艺术是共通的一一因为艺术在表现着一个字一一“美”。“

摄影讲究构图。书法讲究谋篇布局,其实讲的也是构图关系。放开了讲可以写篇论文,这里做个简单的阐述。

所谓的书法作品的构图,不但是单个字的笔画之间的关系,更讲究讲字字之间,字行之间 ,行行之间,行与整体之间, 正文与题跋之间 等等这所有的关系处理好了就是一篇佳作,处理不好就是涂鸦。

但其实每一个人,虽然没有通过正规的书法审美训练,但是审美其实是与生起来的,就如看摄影作品一样,美不美,好不好,其实一眼之间可以看出一个大概出来, 尽管可能说不出好在哪里 ,好在什么地方 。是能够感受到神美的悦悦的。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