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摄影 >正文

怎样培养良好的摄影感?

大师们都喜欢说摄影感是天生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只要你勤奋,摄影感也可以在后来摄影拍摄和实践中渐渐培养出来,主要分享一点感悟如下:

1、大量阅读各类图片。阅读什么样的图片呢?

初级摄影阶段,你就不分题材的阅读名家的图片,现在网络上很多,你可以搜索风光、纪实、创意等各类题材的名家作品。在浏览中,要结合书本知识去分析,为什么这个图片是著名的,为什么它能够获奖,为什么它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它是突出光影?还是突出几何形状,或者再现几个线条,或者抓住了瞬间的动作等等,在自己的摄影创作中再次加以运用、实践和再次感悟,你应该可以得到一些摄影感了。

到了中高级摄影阶段,你就应该按照自己的专长的摄影题材就行深入的阅览了,买画册、借书籍、赴展览,挑选一些你自己喜爱的摄影画册和展览进行专业的升华和感悟,从中感悟和分析名家摄影作品传播和散发的思想内涵,什么思想呢?比如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关注人类的贫富差距命运,关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关注中国社会城乡一体化的裂痕等等,从而再次回过来分析自己摄影作品的内涵所在,这就有了更上一层次的摄影感了。

2、名师引导。有了阅读大量图片的基础,你也模仿创作了大量的摄影作品,但是依然感觉摄影很迷茫,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指点迷津的老师了,引导你、引荐你、推荐你进入摄影更高一个层次的感觉,他会告诉你应该走的摄影题材道路,你的色彩表达倾向,你的后期暗房技巧等等,这些都是你可能从图片中感悟出来,但需要再次加工分析的、感悟的,比如石广智老师,他的新书就有力的说明了好多风光、花卉、纪实摄影作品的技巧和感悟,你可以去看看。这样就形成你的摄影作品特点,也就是你的摄影感的具体表现了。

3、大量拍摄实践。摄影就和开汽车一样,熟能生巧,你不熟悉相机的功能,你不熟悉后期暗房的技巧,你不大量创作,哪里有感悟,哪里有作品呢,所以你必须辛苦创作,不论风光、纪实、创意、观念等等,没有大量的摄影创作,感悟何来?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人家去抽烟喝酒干聊侃大山,你去创作摄影作品,这就是勤奋,勤能补拙,我一直遵循的古训。您可以试试!

总之,培养良好的摄影感是长期的,是辛苦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两次采风,不是简简单单的鼠标点击,不是闲适的散步游玩,它是艰辛的、带有思考的、带有问题的,贯穿摄影人一生的话题。艺术无止境,同样摄影艺术也是一门长远的技艺,在当今中国美好的数码摄影时代,让我们拿起相机、手机,去寻找你那一刹那的摄影感吧!

谢谢欣赏欢迎关注我的骊泉影像今日头条!

欢迎您在评论区讨论!

一,兴趣与爱好是原动力。二,提升审美水平是拍摄美片的保证。三,熟练相机功能是操作的基本要求。四,反复实践带来不断进步。五,交流借鉴开拓自我视界。六,创新和培养个性方可独辟蹊径。

用M档抓拍会来不及么?

用M档拍摄,是我一直用的方式,下面谈谈感受,回答用M档抓拍会来不及么?这个问题

首先,用M档的好处。M档是全手动模式,可以自己根据需要控制感光度、快门和光圈,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我想不管拍什么都不能拍糊了吧,如果抓拍到了,却由于快门不够,光圈不够,感光过高等因素,造成一失败,是否得不偿失呢,有时甚至懊悔抓狂。我用M档拍人,拍鸟,拍微距,觉得非常好用。例如拍鸟,先决条件要保证光圈8以上,保证锐度,快门800以上,保证抓住鸟飞的瞬间,剩下再来调感光度到可用范围来配合,达到曝光合适或降低1一2档,都能拍摄。

其次,用M档的不足之处。用M档就意味着光比不同的时候,要手动调节参数,有些场合来不及。比如:从室外忽然进入室内,明亮处忽然到阴暗处。我在遇到这样的情况解决的方法是先调好相机最大感光度范围,在拍摄时只调快门或光圈就行了,感光度会随之变化,达到合适的曝光量,从而保障了照片的质量。

第三,用其它档位的感受。很多人都爱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或全自动,也有很多朋友问我怎么拍出的片子会糊或景深不够。一看参数主要就是速度和光圈过大的原因。例如用光圈优先模式,相机会自动调节快门、感光度来配合设定的光圈值,往往有时会把速度给你降得很低;用快门优先,亦然会自动调整感光度和光圈,有时会把光圈调得很大,景深必然很小。

总之,M档是人为控制相机,而其它档位是相机配合人,想要理想效果还是M档好用。

以上是我的感受,希望对你有用,多交流评论。

在过去我也经常使用M档与A档拍,对比之下A档更方便快捷,对焦与测光精度都很高,由其是对光线的千变万化,随时按动你的快门。下面几张都是A档所拍(胶片)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