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问答 >正文

中国科幻小说除了《三体》还有哪些到达世界级的作品?

倪匡的《卫斯理系列》。虽然《卫斯理》并非全是科幻题材,其中也涉猎玄学神话迷信风水之类的内容。但是科幻类的故事也是重中之重,比较出名的如:《蓝血人》,就是外星题材的科幻故事。

科幻作家刘慈欣当选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其小说《流浪地球》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全国上映,《三体》荣获雨果奖。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大刘获得这些荣誉是实至名归。我也是三十多的老科幻迷,也获过一个短篇小说的小奖项,有相同的爱好性格,甚至经历和职业也类似,能猜到大刘的性格和生活创作状态是怎样的。在当代中国这片忽视和藐视科幻文化的土壤里,科幻爱好者是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甚至《科幻世界》要是不自贬为“校园文学”都生存不下去。那么,科幻爱好者一般都是这样的:不擅与人交际、思想天马行空、爱好特立独行、对社会和人性略悲观。代入到大刘身上,他在电厂做工程师,生活看上去很平庸,不太擅长言辞,却保持着科幻的爱好,在没有和其他人沟通的情况下保持着一份对宇宙、科学想象力与深刻思考。同时大刘成长于风雨飘摇的年代,对社会和人性有着刻骨的认识和思考。这些综合起来,造就了《三体》《乡村教师》《流浪地球》等具有暗黑氛围、对人性剖析深刻、想象力宏大的作品。而这些,正是世界主流科幻的特征,因此,获奖实至名归。而在国内,由于主流导向对科幻的压制和反感,大众对科幻的不理解,“校园科幻”的贬低、科普工作的不到位,使得科幻就是“孩子的玩意儿”、“唯心主义和不切实际”、“胡思乱想”,所以如果《三体》没有获奖,大刘不会在公众面前闪光,不会有《流浪地球》电影,更不会出现那么多跟风蹭热度者,仍然不会有人多看科幻一眼。所以大刘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坚守科幻爱好、保持“胡思乱想”的宏大想象力、在不理解的人群中砥砺前行、包容《科幻世界》等自我贬低的杂志、对人性和社会保持旁观中立的理性观察思考有着决定性的关系。相比之下,其他科幻爱好者(例如我),已经在生活的琐碎中磨掉了想象力,在对中国科幻的失望中放下了笔墨。但是,虽然大刘已经以一人之力把中国科幻拉到了世界面前,但是中国科幻扔不容乐观。首先大刘自身从一名工程师、作家成了从政的作协副主席,可以想象今后政治正确将是他的主要工作,在会议、讲座、评审、座谈、笔会中,大刘还有时间思考外星文明和人类未来吗?因为《流浪地球》大赚而跟风而来的奇形怪状的各路人马能让大刘消停吗?连《乡村教师》这样思想深邃、悲壮的题材都能改成喜剧片,是不是会把《三体》改成情景偶像剧?《流浪地球》后引发的群魔乱舞中,大刘和中国科幻还能保持正向发展吗?实话说,不看好。因为,我也是一个冷静中立旁观的人。种子早就有了,但土壤仍然贫瘠。

她应得的。这两部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我国的科幻史上有些节点意义。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