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问答 >正文

今天在一个饭店看到一幅作品,十分喜欢,请各位行家看看如何?

这张字给人两个感觉,一是俗,二是作。如果从写字的角度看,写得不错;如果从书法的角度看,还未入门。

1、“馆阁体”不只是楷书提到“馆阁体”,我们想到的都是清代那些高官大老爷们写的“乌黑、光亮、方正”的楷书,其实,“馆阁体”不仅仅只是指那些毫无生气的楷书,如乾隆爷那样的行书,同样属于“馆阁体”。

由于乾隆喜欢赵孟的字,写来写去写不像,于是就写成了“馆阁体”。

(乾隆御笔)

这张字,每个字都端端正正,没有欹侧变化,没有轻重缓急,就是一个个的字,了无生机,是比较具型的“馆阁体”。

2、扭捏作态,“作”的成份较重。我们说,一件好的书法作品,要有大小、轻重、疾徐、干枯等变化。此作者对此理解肤浅,以为一个字写大一点,下一个字写小一点;一个字写重一点,下一个字写轻一点,这样就可以了。

(《蜀素帖》一)

殊不知,这些变化是要通过书写来体现的,也就是说,要有书写性,要自然,不然就做作。

现在,有些会电脑软件的人,喜欢先在电脑上把字排一下,觉得好了再照这个样子去写。我觉得对此顶多可作个参考,不可过份依赖。

3、章法死板,密不透风。8句诗,8行,一行一句,加上标题和落款各一行,密密麻麻十行。

(《蜀素帖》二)

标题有放在作品前的写法,不过在落款处更好。

正文不要一行一句,错落一下变化不是更丰富吗?甚至不妨大胆留白,拿出一二行只写二三字。

而落款则太满,印章直抵作品底部,让人少了很多回味的余地,只觉得压迫。

建议多看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你这种写法,尤其可参考米芾的《蜀素帖》。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蜀素帖》三)

感谢邀请,说说我自己粗浅的看法吧。

仔细看每个字,很多写的还是比较漂亮的。只是整体看这幅字有毛病。这个毛病就在于:字体浓淡变化,显得特别突兀,所以从整体上看感观不太好。

章法上有点问题。

还有一个大问题:很多字的品位不一样:

比如“青山郭外斜”

“青”字写的算中规中矩;这个“山”字写的特别出彩!但是下面这个“郭”和它比就特别不匹配 - 从“山”字的一流变成了“郭”字的三流;“外”字不好去说些什么,“斜”字算是写败了(太随意)......

整篇这样的问题不止一处,夸张些讲:有的字感觉像是后来换上去的,或者一个设计师photoshop给p上去的草稿,还没来得及进行后续的处理。

此人写单独的字的能力,远远要强于他写篇的能力。

还是有不少字写得很漂亮的,比如“田”字、“山”字、“酒”字,养眼!

作者还是非常有功力的(我这有点儿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我这里找出的问题并不代表他的字写的不好,任何人的字都有缺点,这些仅仅是给他改善的建议,不像有的字连“建议”都不用给了。

一点点浅薄的看法,鄙陋之处,万望勿笑!

(补充:昨天晚上写的评论,今天早上又看,刚才还看,发现这幅作品我越看越喜爱!我觉得不是功力深厚之人,写不出此等水平。

疑惑之余,刚刚动手查了一下,是书法家王建波的真作。

但我并不想否定自己提出的建议,美中不足吧!)

请看整幅字的最后一列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