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问答 >正文

怎样去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是一门学问,实际上也是一种艺术审美的再创造,是欣赏者面对作品,沿着创作者的艺术形态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

一名优秀的欣赏者,往往能在作品中发现连作者本人都未曾意识到的一些感受和趣味,当欣赏者把这些告知作者后,对作者提升创作能力是很好的帮助。

那么,怎么正确地欣赏一幅艺术作品呢?我就以绘画作品为例,谈谈欣赏的方法。

其一,要欣赏和分析绘画作品的整体气韵怎么样,给欣赏者带来了什么样的审美享受和精神震撼。虽然中国画与油画在创作技法上不一样,但它们在审美情怀和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观者传达真善美的理念,告诉观者一些形而上的道理,鼓舞观者的精神,揭示人性与社会的丰富程度。

优秀绘画作品,总是在发掘人类精神领域那些深刻的元素,并以此为人类服务。

俗话说,画如其人,一个人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思想,趣味,性格,意念等,总是能或多或少的在画中表现出来,欣赏一幅画,实际上也是在认识一个人,认识他的品性和气质。

有的人性情奔放张扬,喜欢创作大开大合的作品,色彩浓艳,笔法粗犷,这类作品就能给观者带来激情四射,心潮澎湃的感受。

一些含蓄内敛,心思细密,往往在作品细节表现上有优势,因此,欣赏这一类画,就要关注局部细节的魅力。

其二,在欣赏绘画作品的整体气韵和局部细节时,要启用发散型思维,联想作品的画外之意。欣赏绘画实际上跟欣赏文学作品一样,画面的构图和色彩只不过是一个引子,欣赏者要对接上画家的思维,琢磨画家要把观者带到什么样的精神领域。

像后印象派大师高更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起初,观者会看到这是一幅人体绘画,再看,它是一幅表现人的幼年,中青年和老年的作品,如果再联想,就会得到,它是一幅表达人的生老病死的作品,揭示了人生的终极问题。

其三,品味画面构图是否新颖,色彩是否和谐,看完第一眼是否还有继续往下看的动力,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构图就象一个人的体形,体形好看的人往往能吸引眼球。构图的新颖在于没有流于大众化,能体现出画家独具匠心的经营画面位置的能力,好的构图往往在平凡中见奇崛,就象观看走钢丝的杂技演员,看着很惊险,但平衡感很好。

色彩的和谐是指画面中搭配的色彩不冲突,没有凌乱,突兀,脏乎乎的感觉。如果观看一幅画时会出现这些感觉,那证明看到的就不是一幅好画。

你最欣赏哪一幅美术作品?

油画:《鞠躬尽瘁》作者:王吉松 1994年

1973年6月的某一天,患癌的周总理已经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了,接下来秘书通知他即将接见外宾,总理问还有多长时间,秘书答:15分钟!憔悴不堪极度疲劳的周总理说:我去洗把脸刮一下胡子吧,提提神。秘书在门外等了有一会但总理却没有出来,他轻轻的推开门只见周总理已经站着靠墙睡着了,左手捏着即将掉落的毛巾,右手还握着沾着肥皂沫和胡子茬的刮胡刀……

我不懂绘画,不知明暗光影,也不明构图设色:理解不了《向日葵》那呼之欲出的热烈绚烂,欣赏不来据说那个包含有几百种情感的迷人微笑《蒙娜丽莎》,感觉不到《拾穗者》的简洁和谐,感受不到《睡莲》的朦胧静美……当然,那些知名画作能蜚声中外自然也是不会差的,只是我对艺术浅薄无知罢了!但当看到油画《鞠躬尽瘁》时,作为中国人,那种对心灵的震撼与冲击却是无以言表的,久久的凝视,心里依旧无法平静下来,所以写下了这篇拙文……是迟来的悠悠悼念还是隔空的深深仰慕?我说不清楚。我从来不追星,但却有偶像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当年上《十里长街送总理》那一节课时,我们的班主任,一个头发微白的男教师讲课时数度泪水滂沱、不能自已,时至今日还是我心中始终无法忘却的一幕!

当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联合国降半旗致哀!某国领导愤愤不平言: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优秀领导人,何故给周恩来一人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说:第一,周恩来没有一分存款;第二,周恩来生无子女。如果哪个国家元首也做到了,我也给他降半旗!那人哑口无言。不仅如此,周恩来总理无墓地,最后骨灰也融入了他深爱着的,奋斗终生的,眷念无比的,多灾多难的土地……

一个网友曾对我说:我喷过很多人,独不喷周总理!他还说:我从未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说过周总理的不是!

后来,我告诉他:我也是!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北京日报》《党史博采》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