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问答 >正文

西方绘画欣赏对后感

文森特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向日葵应当是凡高的代表作吧.
凡高生前只卖出一副油画,两张素描,在生前饱尝寂寞.
却于死后在绘画市场上,屡创天文数字的高价.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1840年生于巴黎
印象主义大师
代表作
<> <> <> <> <>

马学武的作品赏析

《灵芝瓶》---2007年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金奖
此件作品由完整、硕大的和田玉籽料雕琢而成,玉质细腻均一、色彩均匀无杂质,精准协调的比例,素净简约的造型,无一不显示出生命的鲜活灵动,恍若它就是光洁年轻的脸庞,天生丽质而无需繁复的梳妆。线条中透着自信与端庄,圆润而优美的弧面阐释出娴雅和理性,唯有谦恭的心才是这玉瓶的知音。




  《同喜壶》----2010年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金奖
立体感和层次感是玉雕最需要表达的东西,马学武大师在这个领悟可谓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引领创新的先锋,原料细腻柔和,雕工有简有繁,人物刻画细致入微,选择性的留白,则体现出内涵与意境。雕与不雕、大面与小线条,这些比例拿捏准确,神形兼备可谓是天人合一。毫无疑问,作品《同喜》融合了古今艺术的精髓。








《承前启后》---2011年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金奖
真正的壶应该是有生命的,马学武大师设计的玉壶完全是根据玉石的天然原貌,壶嘴和柄再也不是那规矩刻板的样子,让你疑心那就是天然长成的原貌,那就是真正有生命的壶的样子,壶的前方雕琢着古朴的回文,暗示着它承接来自远古的传统,壶的柄部是一个结,意味着承接之后的总结与融合,大面积的留白与柔和的线条在光影下完美的交融,承接了过去,开启了未来。

如何赏析小学生的美术作品

昨天在五(6)上《画人像》这一课,同学们都在专心画画的时候,突然听见了一阵笑声,怎么回事?我赶紧走了过去看个究竟,原来他们是看了聂硕琪和武晋宇的画才发出的笑声。因为学生是第一次画人物速写,难免不会使用线条,不会把握五官之间的比例,更不能把人的五官画很像。同学的笑声让他俩有点难为情,他们走到我跟前悄悄的说:“老师,我们画的是不是真的很差吗,其实我们挺喜欢画画的”,我看看他们说:“我觉得很好啊!不信让同学们猜一猜你画的是谁?”“是王文仪”其他同学大声答道。我接着说:“一眼就能让别人认出,这说明你抓住了王文义的特征,画的很像,第一次就能画成这样已经很成功了。”
这让我想了自己刚来实小的时候,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小学生,总是不会欣赏他们的作品,觉得他们画的不够好,画面组织或单调或混乱,涂色更是毫无美感。其实小学时期的孩子,从生理到心理,尚处在不成熟阶段。如:手部肌肉、腕骨,发育很不完善,在拿笔画画时,就会出现一种本能的“自由”,画出的画就会不成比例、不流畅。所以,我们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不能用评价成人画的标准去评价,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用“童眼”去看、去欣赏。说白了,就是和孩子来谈他的画,让他觉得你懂他的“语言”,让孩子更信任你、尊敬你,并且还加强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己不仅要会欣赏学生作品,学生和家长也应该学会欣赏孩子的作品,否定他们的作品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不敢大胆去去画,甚至对美术失去兴趣。那如何去欣赏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呢?进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书籍的帮忙,我认为:
一、进行有意义的谈画  
孩子画画并不是为了临摹真实的世界,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觉,所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画,快乐而纯真地表现,远比要求孩子创作来得有意义。  
最好的谈画时机,是孩子刚画完,主动给你看的时候,这时创作意念仍清晰,兴致正高昂时。你可面露微笑,放下手边正在进行的事,倾听他诉说画中的内容。你可先肯定孩子的创作历程,并从中思索适合和他谈什么,再将找寻孩子画中具体象形的眼光,转移到构成特色及造型的三要素--线条、形状和色彩。
以开放式的问话和孩子交谈,除了可分享画中内容,还可进一步扩大及延伸孩子的创作空间,对孩子抽象思考能力的养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帮助。(欣赏儿童画艺术) 
二、谈画,参与孩子的绘画历程  
其实若能学会欣赏孩子的画,除了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在谈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说自己的所画所作,有助其提升绘画的美感和表现自我画风的特质,亦能在正确、有效的回答中,让孩子了解画中的造形特色,和别人对他画作的感应。学会欣赏孩子的美术作品,肯定孩子的想法,这不但可以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也可以加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自信心,使你走进孩子的心里。
所以,当看到孩子的美术作品时,即使不懂美术作品也要给孩子鼓励和肯定。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