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导主要分文艺编导和电视编导两种。俗称文编、电编。
2. 文编侧重文艺,如文艺晚会的编导、MTV的编导、电视散文、风光片、综艺节目、娱乐节目。
3. 电编侧重新闻性,如焦点访谈什么的,谈话节目、科教节目、纪录片等。
4. 文编、电编只是分了个方向。电编不论是文化课考试还是艺术加试都比文编要难。
编导还分很多种的其实。我是学编导的。
我觉得编导挺适合女生学的。毕竟很多文字方面的东西。
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基础的话学这个当然更有利啦。
就业的话我觉得挺宽的。电视台啊 广告公司啊都可以的。
有人说编导不好就业,但说实话现在有哪个专业好就业呢。对吧。
中国传媒大学是公认的编导专业最好的学校了吧。
电视方向多是电视节目制作这方面的。文艺方向多是大型演出的策划 晚会的策划指导等方面。
中传的话文化课一般要在一本左右,它对文化课要求很高的。
专业学习的话可以找这方面的老师,补习班。当然也可以自己买这方面的书自学。
麻烦采用啦 谢啦。
任何一个正在接触或即将接触此专业的人,我想不外乎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学好这个专业,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当然这中间除去那些以此兴趣为生的人,他们是专业的楷模,不等同于凡人。
把学习专业作为一种常态的准备,还是一种突击的尝试,这个问题是现在很多家长和学子正在思考,正在辩论的。在此只做群体分析,不涉及个人。
我们都懂得以下道理:
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学习贵用心,学习贵得法,学习贵创新。
唯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有好成绩。
这是最普通的专业常态学习道理,不单指文化课。既然这个大家都懂,但为什么所以的数据都显示专业常态的比例只有20%-30%呢?
家长有如下担忧:
1、专业影响文化课。的确,文化课极其的重要,但专业就不重要了;为什么要占用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呢?只是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于是建议不要下此谬论。我做了一个调查:许多高中生,我问他们,上文化课45分钟,真正用心学习的时间有多少?一多半人左顾右盼,最后有诚实者言:20分钟应该有吧!其他时间在干吗?思念、呆滞、思绪的无序流淌、沉睡等等,姑且不去讲文化课学习的效果,只证明其闲暇的时间应该有很多的,包括课堂之外的大量时间。
2、专业的排他性。如果说科教专业中的某些门类有排他性,我可能会相信,但艺术中的编导专业有排他性,我只能称之为笑谈了。编导专业是一个“杂家艺术”,它囊括了其他不可计数的专业种类,是一个“百科全书”类专业,学的东西越多越好,学多识广,用在这里是最为恰当的了。
3、就业率怎么样。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隐约中透给我们的信息是他不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电视编导专业。其实简单的讲,编导包括的范围很广,甚至是大部分镜后工作:
诸如前期的策划、文稿撰写、剧本创作、导演、后期编辑、包装等,很多电视工种是编导专业演化而来的,国内这么多电视以及相关机构,你有能力,还怕就业问题,我觉得家长的担心是多余的,除非你的孩子是虫,不是龙。
不去选择的原因还有许许多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一旦选择,常态定胜于突击,给孩子找些好老师,系统的将从先秦到现代的文学、电影电视、新闻传播、沟通学、音乐美术等等相关的知识细细学习,未来才会有可能美丽。
现在是高一高二学生学习编导专业的最佳时机,你准备好了吗?借用宋代大家欧阳修倡导的理论:利用“三上”的时间,即把“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用于专业的学习和思考,你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