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舞蹈 >正文

佛画的名家佛画

张大千(Chang Dai-Chien),男,四川内江庆厅竖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誉大”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

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游切磋。

张大千的敦煌之行,为中国文化艺术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根据《张大千年谱》记,张大千在敦煌的近三年中,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除调查清楚了敦煌地区的石窟艺术文物分布情况之外,他还分别为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水峡口等石窟群编了号,并对各洞文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考证、记录,由此写成了长达20万字的中国第一本敦煌艺术学术专著《敦煌石室记》,同时对各个石窟群里的历代精美壁画进行了临摹,共临得十六国、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朝的大小壁画共300幅左右。张大千在敦煌期间,还积极大声呼吁,促使政府将当时无人管理、任其自生自灭的莫高窟等艺术宝库收归国有,由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石窟艺术的现代保护与研究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即今”敦煌研究院“的前身)。而张大千从敦煌回来后,又到处举办其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大力介绍、宣传、弘扬了敦煌艺术,从此使敦煌和敦煌艺术广为国人所知及世界高度瞩目。

所以,张大千对于敦煌艺术的伟大功绩非凡贡献,正如其老友、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叶浅予先生所说:“作为一个在艺术上已有很大成就的画家,为了追寻六朝隋唐遗迹,不避艰辛,投荒面壁将及三载,去完成只有国家财力才能做到的事,他的大胆行动已经超出了个人做学问的范围。尽管后来国家组织了敦煌艺术研究所,为保护石窟和艺术研究作了大量工作,但不能不承认张大千在这个事业上富于想象力的贡献及其先行者的地位“(注①)!

因此,作为公认的敦煌艺术事业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张大千及其临摹敦煌壁画,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更是不言而喻了。

具体到张大千临摹的这幅敦煌《佛像》上说,它呈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 此画在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摹品中,很是稀少。

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涉及广泛,包罗万象,但此画的内容,却甚少见。此画绘的是早期的弥勒佛,现菩萨形,头戴五方佛宝冠,眉间有白毫,慈眉善目,法相庄严,面露微笑,双眼下视,身披轻妙天衣,衣上有团花图案,胸饰璎珞,臂戴宝钏,腕有手镯,彩带飞举,高贵华丽,双手放腹前结定印,结跏趺坐于金刚(杵伏肢)莲花宝座上。应当指出的是,这种金刚莲花座,属于佛教密宗,其形状十分特殊,象征着独一法界、金刚不坏、无坚不摧、佛法无边与所向无敌的佛陀智慧和真如佛性,可除去一切烦恼,并摧毁各种各样的恶魔。全画寓有慈悲、吉祥、未来、希望、和平、友谊、光明、智慧、长寿、发财、安乐、坚固、圆满等等许多美好的含意。此画在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摹品中,很少见到。

第三, 此画表现出了张大千非常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极其认真,细致的绘画态度。

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采取的是各种临摹方式中难度最大和最为艰苦的复原临摹法,即其摹本必须要忠实还原出壁画刚完成时最鲜艳的形象与精神,即须真实恢复与呈现壁画原作的初始面貌,使临本能够达到壁画原作的副本水平。因而张大千在临摹时,一律按照壁画面积的大小来进行临摹,“完全一丝不苟地描,绝对不能参入己意“。这从而使他临摹的敦煌壁画摹本,准确地、真实地复原了壁画原作完整清晰的形象和灿烂如新的色彩,达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现的最高追求——以形写神与形神兼备。

因而,我们在此画中,看到了张大千先生那极其深厚的绘画造诣、非常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十分认真、周密的创作态度。无论是佛像的端庄面容,还是佛身天衣上那细若游丝的复杂装饰图案,以及莲花宝座上的每一根勾金线条,乃至莲座中心那密如珠串的每一支莲蕊,都绘制得是那样认真、细致、规矩、用心,真可说是一丝不苟,笔笔严谨。因张大千常说:“我不是用笔来绘画,而是在用心来绘画。”他的“用心来绘画”,于此概见。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所谓大师,就是对细节也是最注重的人”。此画就充分体现出了张大千画作的这一鲜明特点。张大千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与他一生的“用心来绘画”是分不开的。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那些在陡峭山路上不畏劳苦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第四, 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不惜重金,舍得下本,从而使得其摹品能够长时期光辉灿烂,鲜艳如新,传之久远。

我们现从此画中亦可看出,虽然此画已过去了约七十年,但画面仍是色彩鲜艳。尤其是用泥金勾勒的衣饰图案、莲瓣,用宋墨勾画的佛像眉毛、衣褶等等,依旧是光彩奕奕,色泽如新,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夏荆山,1923年出生于山东,祖籍寿光市稻田镇官路村,字光桦,楠竹居士,美籍华人,著名爱国华侨,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善信檀越,佛教绘画艺术家和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1971 年,夏荆山居士自台湾省移居美国加州,进入美术学院研修,同时参访世界各大博物馆进行研习、临摹,专心致力于佛教绘画艺术,数十年如一日,构思愈益巧妙,技法更加精湛,功力日渐深厚。在中国历代古窑、殿壁和经卷上的诸佛菩萨绘画造像,能够让我们今天有缘瞻仰的人,

心生敬信,从内心感受到佛陀的慈悲和智慧,甚至会感受到佛力的加被。佛教绘画给人的这种犹如诸佛菩萨现前的觉受和感动,是难以用“艺术”一词来诠释的。如果说通常的艺术匠心,祗是为了传达艺术家创作的热情与个人独特的灵境,那么优秀的佛教绘画艺术则恰恰扬弃了这些凡尘的意境。如果说士大夫绘画重在一个“意”字,文人绘画重在一个“情”字,那么佛教绘画就重在一个“净”字。佛教中“净”的境界,具足了真、善、美,契合了诸佛菩萨的广大慈悲和无边功德,因此人们才能从佛教绘画艺术中体会到特殊的清净与庄严。

佛学重修持,讲信、愿、行,讲戒、定、慧。画佛造像同样也讲仪轨法度,注重传承。画佛造像的人不仅要遵循仪轨,更要将全部身心沉浸到对圣者圆满德行的归敬上,用全部生命去感悟和领受佛菩萨的境界。在这些佛画造像艺术中,一笔笔,彰显的正知正见;一层层,凝结的是顶礼赞叹。所以,画佛造像就是修行,

欣赏观想这些佛像也是修行,以艺术家清净之心绘制诸佛法相,又以诸佛万德法相庄严众生之心,能使人们放下自我,达到净化。

“平等之怀,唯理是尚”是夏荆山居士的常言。对于佛教各宗派,他并不独崇一宗而排斥他宗,他曾说:“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最妙。”这种诸宗并弘的做法,是本着为佛教整体着想的用心。此外,由于自小对儒学的学习,兼广修程朱陆王之学,他不仅对于内明、国学有深入的学习,而且对于易数、哲学、绘画、书法等都能融会贯通。

夏荆山居士的佛画艺术,可以说圆融地体现了佛菩萨的智慧与慈悲。他将自己对佛教深切真实的体悟融入每一件作品之中,用中国画的写意、工笔画的细腻和西洋画的透视、写实融为一体的技法,虔敬地去绘制每一幅清净庄严、慈悲无我的佛画。其佛像绘画既如法如律,形神兼备,又道场清净,法相庄严,不仅赢得了佛教信众的欢喜赞叹,也受到诸多海内外艺术大师的赞誉嘉勉。 汤余铭,北雁山人,著名居士画家,专业美术家。温州乐清人,自1973年起创作一大批家喻户晓的宣传画、年画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西冷印社出版全国发行。90年代转入研究世界文化遗产艺术,创作出独具一格、中西结合的三维效果世界文化遗产作品以及佛画作品。在香港、日本、英国及内地等先后二十次展出,在人民日报美术报多次发表刊登。

作品在保利、翰海、香港、北京拍卖,拍出字画款项多数捐出做慈善活动。2011年8月应邀参加《新富春江山居图》创作。2013年国务院参事室主管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 中华书画家杂志社出版汤余铭专辑画册。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艺术研究会会长。

知名居士画家汤余铭,二十六日起在香港举办题为“佛缘”的画展。

汤余铭携八十余幅画作来办展,因场地所限,挂出约五十幅,作品将轮换展出。其画作的看点在于,他专擅以中西结合的技法和三维空间的表现手法,画出中国名胜石窟的各种佛像,风格独特。

汤余铭说,身在美国的女儿汤唯虽然很想来,但“工作很忙”,未能来捧场。他说,父女俩每年都会几天时间相聚,但多数时间“我画我的画,她做她的事”。

汤余铭说,女儿最喜欢的佛像是思维菩萨。他说,思维菩萨体现的是佛的智慧。

汤余铭的创作生涯不乏传奇色彩。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从事专业美术创作,曾经创作并出版了一大批刻有时代烙印的政治宣传美术作品。但从九十年代以来,他潜心向佛,踏访各个仙山名刹,十二年来专心做居士画家。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说,画作可潜移默化地弘扬佛教文化艺术,感化心灵。佛教联合会副会长永惺法师说,佛像很难画,画作展现出了慈悲心和欢喜心。

此次画展在香港西方寺大雄宝殿举行,将持续至二月五日。

汤余铭画石窟佛像弘佛法

「我是个野生画家。」年近七十的汤余铭带着浓厚的温州口音缓缓地说道。在他看来,所谓野生画家即是顺从内心,走上自己选择的道路,将世界文化遗产石窟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实习记者吕颜婉倩报道】

「爱好美术,爱好画佛和世界文化遗产,其实都是爱好。佛教文化深奥、艺术古老,需要有人去歌颂,我作为画家有义务去弘扬。」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汤余铭正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着这句话。

中西结合 三维空间

十二月二十七日,由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办的汤余铭「世界文化遗产石窟」画展在香港大会堂开幕。《大公报》执行总编辑李大宏、香江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江素惠、香港佛教联合会副会长永惺长老、香港佛光会会长邝美云、青年表演艺术家汤唯、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杨涛等出席开幕现场。

此次展览筹备期近一年,汤余铭将自己十二年来漂游写生,对印度、尼泊尔等地佛像石窟的考察,以及在云冈、龙门、敦煌、麦积山石窟等地研究后的佛像画作、四大名山画作等悉数展现在大众面前,此次画作大多运用了中西结合、三维空间的艺术表现方法。

笔名北雁山人的汤余铭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多有画作展出,他用「昙花一现」来形容自己五十岁之前的艺术作品。对于那些迎合时代社会需要,完成工作任务的作品,汤余铭现在看来,那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却不是他最想做的。「五十岁的时候,我想自己到底要画什么呢,心里却是一片空白。」转向钻研佛教艺术绘画其实源于他的外国朋友。一些日本、东南亚友人来到中国必去游览各大石窟、四大名山,提醒了汤余铭去关注这些地方的宝贵文化遗产。

「画石窟佛像,首先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真爱、敬仰、歌颂;其次是对石窟文化的保护,因为石窟本身会自然风化,还有人为的破坏等;最后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石窟文化的璀璨宝贵。」汤余铭说道。

喜结佛缘 超然物外

在创作石窟佛像的过程中,汤余铭感到「这些伟大艺术品的缔造,不是佛的力量,而是人的力量。这些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的力量支撑着我进行创作。」他一再强调,佛教是一种善良、智慧、给人力量的文化。对于佛,他表示:「不能迷,而要悟。」所谓迷,就是糊涂;所谓悟,就是智慧。

在转向佛像创作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反对的声音。这些声音无非是从功利的角度指责汤余铭选择佛教题材的创作等于离开了美术界。但他却秉持着保护、弘扬文化的想法,毅然坚持。「人人皆佛,众生有善心、佛心。我结佛缘,这些年得到人们的供养,收藏我的画作,才得以顺利生存。」说到这里,汤余铭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绘画的艺术创作上,汤余铭也颇有心得。画了一辈子的画,他是这么总结的:「一个人做事有三个阶段。首先要观,也就是进入生活;其次要悟,就是坐下来思考;最后要实现自如,心里想什么就去做什么,也就是画家的自我。目前努力创作石窟佛像,就是我的自如。」在他看来,当下的艺术创作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而这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看来汤余铭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的真谛,是当之无愧的当代居士画家第一人。

虽然声名在外,汤余铭却是一副超于物外的淡然。他随身揣着一支毛笔,耐心地为每一位前来索要签名的观众题词。画展开幕汤唯也从百忙之中抽空出场,为爸爸助阵,汤余铭非常高兴。对于女儿汤唯,汤余铭表示:「只要她事业上顺其自然、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感觉快乐就好。」一直钦羡汤唯的大气淡然到底从何而来,这一刻记者在汤余铭淡泊、从容的人生哲学中恍然找到了答案。

王旭,法号将华多杰,室名普贤画苑,禅意画派佛画师。山东乳山人,擅长佛画、佛印。室“普贤画苑”由洛桑加措师父赐名释义,尼玛上师题写并赐法号“将华多杰”。多次举办佛画个展,作品被多家寺院及社会各界人士收藏。

2010年6月,举办“觉海一滴”个人佛画展,画展主打“《首楞严王》”。

2010年12月,值弥陀佛诞,举办“安详之美”个人佛画展。

2011年5月,举办“璇空佛影”个人佛印展。

2012年4月,举办“不负如来不负卿”王旭、徐雪瑛书画作品展。

2013年5月17日,释迦佛诞辰于乳山黄山寺举办《金刚经变相图》朱砂佛画个人展。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