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舞蹈 >正文

李文采是哪里人

图为李文采为杭州西溪湿地题字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李文采,字闻粲,号稠 ,1941年生于缙云稠门。195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为我国现代书法教学的首届两位本科生之一。1978年经沙孟海先生推荐,由安吉县文化馆调入浙江省博物馆,为沙老在博物馆书画事业的接班人。2001年退休。

乡音不改

早就听说书法家李文采的大名,一直无缘目睹其人,观其现场创作。2010年1月16日早晨,我们来到杭州市九联新村影业路李老的家中,专程拜访了这位沉默已久的书法大师。

一见面,李老就以一口地道、纯正的缙云话(稠门腔)和我们打招呼。看到家乡媒体记者,李老显得格外高兴,话匣一下子就打开了。

1941年2月9日,在大源镇稠门村东园有幢门楣上刻着“素位斋”字样的农家,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李文采。因五行缺土,故取名“文 ”,上学后因许多人不识“ ”字,就改“ ”为“彩”,后又改为“采”。

然而,李文采小时候却并不怎么喜欢读书,倒是对画画有兴趣。六岁上学之前就爱好泥塑人物,后来又常做些有趣的玩具,大人夸他聪明,于是劲头更足。母亲却认为这些爱好与前途无关,所以并不支持。在偏僻的农村,大家都只忙于衣食,母亲当然不知道从事艺术也是一种职业,更不了解其实杭州早就有一所美术学院是理想的去处。

1957年,李文采在缙云中学初中部毕业后,务农半年,又做了一年半小学民办教师。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附中马玉如老师带领毕业班学生在离稠门十里地的大源村实习,李文采高兴极了!于是每天教学任务完成后,夜里就到大源求教。附中的师生见李文采来回要跑二十里山路,就更热情、认真地传授种种绘画知识。他们回杭州后,李文采又搜集他们送给村人的速写、慢写作品,并认真揣摩,反复临习。终于在1959年夏天考上向往已久的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从此他成为当时本县为数不多的美术方面科班生。褚雪琴先生(越陈人)得知情况后,几次约誉颂李文采到他家去交谈书画李文采能理解他一辈子热心书画却因地处深山而造成的那种寂寞的心情,于是更珍惜各种学画机会。

浙江美院附中五九届招了四个班,共160人,是该校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届,这一届同学只有18人升入大学部各个系,李文采是其中之一。他本来不打算读大学,只想赶快担负起一家的生活,让年老有病的母亲生活得好一些。因为读中专费用少,而且可以早些参加工作。在一篇作文《升学与不升学》中,他只写了不升学的打算,然而,文学教师兼班主任郑潮老师和专业教师周昌米老师动员他升学。家人也很支持,于是跨进了大学之门。母亲在1974年去世,当时李文采毕业不久,经济并不宽裕,因此他始终遗憾对母亲尽的孝心太少了!

离家多年,尤其是母亲去世后,李文采回缙云次数更少了,但他乡音不改,口味不变。

师出有门

“沙孟海是恩师,但更推崇朱家济。”回忆起老师,李文采更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科只招了五个学生,首届是李文采和金鉴才,第二届是杨永龙、蒋北耿、朱关田。当时书法科有这样一些课程和老师:潘天寿先生教草书,陆维钊先生教隶书、书法理论和古典文学,诸乐三先生教篆书和吴派篆刻,沙孟海先生教文字学、篆刻史和秦汉古玺,方介堪先生教汉印,朱家济先生教楷书、行书和古典文学,陆抑非先生教花鸟画,董中焘先生教山水画,王庆明先生教人物画。其中三位是客座教授方介堪先生来自温州文管会,沙孟海先生和朱家济先生都来自浙江省博物馆。课程很多,老师都是全国第一流,李文采自觉基础不太好,于是常开夜工,有时甚至到天明才放下毛笔上操场做广播体操。可惜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因文化革命而中断了。

李文采是中国近现代书法教学的首届本科生,而且这一届只招了两个人,1968年李文采被分配到安吉县文化馆当一名美悄雀术干部。

在安吉的十年中,李文采重新学习前贤法帖,又趁出庆运郑差杭州的机会向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先生继续请教。有一次他出差到杭州,顺便去浙江省博物馆看望沙孟海先生,沙孟海先生笑呵呵地对他说:“博物馆急需年轻专业人员,你学过绘画,学过书法,学过篆刻,屁股又坐得住,我第一个就要推荐你。以前我在馆里说话没人听,现在好了!”

1978年10月,李文采到了浙江省博物馆,跟前辈学习古书画整理、鉴定工作。

然而,说起朱家济先生,李文采更是对其钦佩有加。朱先生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书法才能,于1928年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获“文学士”学位。而后在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等处任职。自1953年至1969年去世,先后在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工作,一直与沙孟海先生共事,对浙江地面文物调查研究和古书画鉴定都有重大贡献。1963年,朱先生和沙先生同时接受浙江美术学院潘天寿院长和陆维钊教授的聘请,为刚创办的书法专业兼职教授,而朱先生即成为我国书法教育史上大学本科书法专业的第一位书法技法教师。

李文采说,万物皆有阴阳,书法艺术风格自不例外。在他的师辈中,如潘天寿、沙孟海、陆维钊、诸乐三诸位先生皆以阳刚取胜,沙先生尤以龙威虎震之姿称雄当今书坛;若论书风的阴柔之美,当然应该首推朱家济先生了。朱家济先生善真、行、草三体,在继承前贤优秀传统之中,自成响亮风格。从尚质书风盛行以来,这一书风尤其显得面貌特出,如果将它放在当今书坛来考察,那就更加令人眼目为之一新!朱家济先生于1963年受潘天寿先生聘请,兼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科客座教授。书法实践方面,真书和行书是当时的重点课程,均由朱先生授课。他有气喘病,举步艰难,休息两次才能走上三楼教室,然而,看他运笔挥毫却是那么矫健敏捷、充畅自如!老师为人最是耿直、率真,而于书道却极善于“耍手腕”运腕。他的运腕很是独特,不仅上下方向,更强调左右方向,加上指的推拉,肘、肩关节的配合,遂在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间中得到充分自由。如今李文采尚珍藏着他为了让大家认识用笔、运腕在书法中的重要意义而写的一页真书:“李文采学书,必自运腕入手;未有不能运腕而能用笔者也。”

朱家济先生于1969年去世,他的名声没有沙孟海那么大,李文采认为他可能生不逢时吧。

李文采27岁时为钱江大桥“蔡永祥烈士纪念馆”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坐而论道

李文采的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同辈书家中,他成名较早,现存钱塘江桥头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广场的巨幅题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就是他廿七岁时的作品。

精通优秀传统笔法,所以尤善临写前贤法帖。前中国书协主席、国家级书画鉴定家启功先生在绍兴兰亭看了全国众多书家所临的《兰亭序》后说:“要临得李文采那么像,在国内还没有第二人。”1986年在杭州举办了《李文采临古代名迹书法展览》,展出所临历代七十多位著名书家的152帖,专家观后评价说,“其毕肖程度犹如出自复印机”。他的电视专题《临书一绝》曾多次由中央电视台播放,被誉为中国临书第一人。

谈起学习书法的体会,尤其是为什么自己临摹得特别神似,李文采归纳了两点:一是观察能力,要临得相似,就要看得准确;二是方法,读书时学过素描,为书法功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文采说,点画的生动来自用笔的灵活,用笔的灵活终因执笔的合理。拇指、食指的上一组力与中指、无名指的下一组力分得较开。这样必然掌竖,而掌竖即使腕活,也便于中指和无名指的导送。一般人都是临结构,点画不准确,其实,指腕活了,运动半径就短,点画自然准确起来。

谈及书法的继承与创新,李文采说,据说书法不仅能够,而且必须“如其人”和“表现时代精神”不管人和时代的本身是否存在书法精神,都必须一律地“如”和“表现”,否则就埋没了当今的“时代精神”,人也成了最没出息的“书奴”,“创新”也就落空。然而,事实证明,要做前贤的“书奴”,要摆脱当今书风而与晋唐书风一致是十分吃力的,如果不得法,即使穷数十年之功也不能与之合辙。既然传统使人吃力不讨好,书人就寄望于“创新”。“创新”正如一帖叫“立地成佛”的速效药,保证大家“立地”可成书法家,于是书法就不可能不“热”了。

李文采的论述,见解独到,分析透彻,寓道理于幽默之中,听后精神为之一振。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两个观点:能用前面关节的,不用后面关节;能用一个关节的,不用两个关节。笔法上要不看中间看两头,抓两头带中间。他还举了个例子,100斤东西,两个人分别挑比抬要容易,因为抬难协调啊……

将近3个小时的采访,我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晚年夙愿

在书法江湖,李文采可算是一个奇特的人物。他本是一个曾经有过大名的前辈书家,但现在他深居简出,与世无争,潜下心来做他的学问。杭州有许多地方都有他的题字,但他根本没有亲自去过。

他要挽救那些爱好书法的年轻人,让他们在复杂的当代书坛不要急功近利误入歧途。他挽救的方式就是网上论战,同他认为错误的创新观点论战,通过论战说服对手迷途知返。他用来挽救别人的武器就是他的理论,是他自己的理论,经过认真思考凝聚他心血的理论,过去时髦过、现在不时髦、将来是否重新时髦还不一定的理论。

李文采已经学了十几年电脑。他笔法精湛,临摹高超,号称为复印机,但他用起电脑也是打字神速,不逊于年轻人。

现在,李文采正着手做书法字库。他说这项工作他已经做了4年了,集了7000多字,他想把这套字库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享受他的智慧成果。

李文采说,有一种故土情结在,过了年,他想在缙云住一段时间,办一个书法培训班,让缙云的书法爱好者尝试一下他的书法速成教学的好处。他相信,他拥有字库资源可使来学的学生很快出成果。

但愿他能成行,完成他的心愿。

中国人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