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舞蹈 >正文

傈僳族舞蹈代表作? 傈僳族方言?

一、傈僳族舞蹈代表作?

傈僳族舞蹈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模仿动物行动的舞蹈,如鸟王舞、鸡吃食舞、猴抓虱舞,趣味幽默诙谐。

二是生产生活舞,傈僳族人民将生活中的动作姿态,如收小米、开火山、狩猎、洗衣等赋予艺术的韵味,表演起来活泼多变,热情奔放。

三是表现战斗的舞,这种舞蹈表现勇猛无畏的精神,体现了男子的阳刚之美!

二、傈僳族方言?

傈僳语是傈僳族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傈僳语,谱系分类上属于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个声调。傈僳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在缅甸、泰北、越南也有分布

三、傈僳族母语?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语在怒江傈僳自治州内通用。傈僳族居住分散,所以语言也分几个方言区。

傈僳族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20世纪初由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大写字母及其变形体创制的拼音文字,称“老傈僳文”,主要通行于怒江、保山、德宏、耿马等地基督教信徒中。第二种是由维西的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有1000多字,这种文字主要在维西部分地区使用过。第三种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次语言调查的基础上,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专家以拉丁字母形式创制的新文字。称“新傈僳文”,并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内推广,翻译出版了课本、通俗读物等。

四、傈僳族发型?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北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地带。过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

“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

五、傈僳族叫法?

傈僳族自称“傈僳”,“傈”是这个民族的族名,含有“高贵”之意,“僳”一般是指人或族汉文 中籍记载的栗粟、栗漱、傈、傈蛮、蛮都是傈僳族。“傈僳”族名的来历,据傈僳族老人解释,“ 傈”是“四”的意思,“僳”是“人”的意思,“傈僳”即“老四”.“傈僳”二字是傈僳语的音译。

六、傈僳族图腾?

从前,傈僳族的每个部落、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怒江地区过去有虎、羊、蜂、鼠、猴、熊、雀、竹、荠菜、谷子等十几个氏族,以他们的图腾为他们的氏族名称。而且在这方面有很历史的传说故事。他们中自称的“括扒”人,即荞麦人;自称是“拉扒”,即虎人,等等。傈僳人认为上述的动植物是他们自己的始祖。

七、傈僳族知识?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属于同一族源,该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樊绰著述《蛮书》。

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栗蛮”或“施蛮”“顺蛮”,均属“乌蛮”。

樊绰《云南志》卷四载,四川西部有“栗粟两姓蛮”,铁桥(今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一带有顺蛮、施蛮居住。

《云南志》卷六载,九赕川(今玉龙县巨甸镇)有施蛮、顺蛮部落。

《景泰云南图志书》卷四载:“有栗粟者,亦倮倮之虽种也。”

《南诏野史》提到:“力即栗粟。”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傈僳族,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

一、傈僳族民族节日众多且极其彰显民族文化。

“阔时节”是傈僳族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

“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以前,傈僳族过年的时间主要通过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刀杆节”是傈僳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

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过去是傈僳村寨或农户为免受灾难降临,消灾避邪才举办的,而且逢大年才举办,逢小年不办(子寅辰午申戌为大年,丑卯已未亥为小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文化部门长期做工作,上刀杆被列为民族体育项目,在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进行表演。

二、傈僳族民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女子穿海蓝色上衣和宽脚裤,外套大襟坎肩,腰系双层长围裙,其服饰从上至下由色彩鲜艳的布条、布块组成的几何图案和层层彩绣饰边,十分艳丽。傈僳族女子用花布巾缠头,佩戴大铜环或银环耳饰,腿部缠有黑漆藤圈,行走时摇曳摆动,更显婀娜多姿。傈僳族少女还喜欢用缀有小白海贝壳的红线系辫,头上、胸前、项间佩戴十串红色料珠和玛瑙、海贝壳、银币等作为装饰。

傈僳族男子的服饰则相对简单,身着白色蓝条纹斜襟麻布长衫和短衫裤,裤长及膝,系腰带、绑腿,缠红色筒状包头,有的以青布包头。头帕一端垂于脑后,有的喜蓄发辫。在社会上享有荣誉和地位的人会在左耳上挂一串大红珊瑚。成年男子出门时都肩挎箭包、腰佩长刀、手持弓弩,显得十分剽悍。

三、傈僳族民族历史悠久,擅于表达情感,而他们用于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民歌、舞蹈等。

傈僳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歌曲,以叙事见长,不同的叙事歌偏重于不同的演唱内容。有表现男女相爱的婚恋故事、生产生活和礼仪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有的以演唱叙事长诗经书故事、民间传说、天地形成、万物诞生、人类起源、民族的发展与变迁、英雄史诗等内容。

傈僳族舞蹈的形式多是集体舞,动作矫健有力、活泼多变。各种舞蹈伴奏多结合舞蹈内容,采用节奏性较强的2拍或2拍、3拍混合的节奏,因此显得热情奔放,又富于泼辣、粗犷的激情,表现出傈僳族舞蹈鲜明的民族特点。

八、傈僳族高考优势?

傈僳族参加高考有加分的优势。

其实不只是傈僳族,中国所有少数民族都可以享受高考加分。但各省加分的条件和分数不同。

北京市:所有少数民族考生都可以加5分。

福建省:生活在高山(享受高山补贴)、海岛(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加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辽宁省:喀左、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镇、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经省公安厅审核确认),加5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加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九、傈僳族名字大全?

阿普,阿豆,阿肯,阿比,阿迪;阿娜,叫阿妮,阿彩,阿杜,阿瑟。过去傈僳族给出生婴儿取名时

是大致以出生时的情况来取名的

比如

“娃撒”,意为婴儿出生时家人带回来三条鱼;

“篾禄”,意为婴儿出生时眼睛很圆;“耍米”,意为婴儿出生于麦子成熟的季节;

“耍宝”,意为婴儿出生时家人正在炒玉米(“耍宝”傈僳语意为炒玉米的爆炸声) ;

“聂亚波”,意为婴儿出生时其父正好从山上猎鸟归来;

“阿纳洛”,意为婴儿出生时有狗在叫;

“海波”,意为婴儿出生于属鼠日,且出生时其父未归。

十、武定傈僳族来源?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着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

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

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