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舞蹈 >正文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直接影响着美术知识的学习、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我认为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比如:一段精妙的导入语、一首美妙的音乐、一幅幅发人深想的画面……都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尊重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看法。比如在上一年级美术课时,孩子说了一句“我要坐着飞机从地球飞到月球上去。”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想法在现在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当中却包含着孩子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三、给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准备适合本节课的奖品,在制作上可做发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生大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助推。

此外,通过美术语言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来进行各种造型活动,又能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各种形式美感,增进想象力与创新意识。

二、"六一"节春蕾小学举行美术作品展,五,六年级一共收集了185件作品,其中六年级收集作品是五年级的1.5倍。五

设5年级收集x件,则六年级收集1.5x件。

x+1.5x=185

2.5x=185

x=74件

六年级=1.5x=1.5*74=111件(或者185-74=111件)

亲,*^__^* ,满意请采纳,不懂请追问,谢谢!

三、东河小学画展上展出了许多幅

16幅画不是六年级的,是一、二、三、四、五年级的

15幅画不是五年级的,是一、二、三、四、六年级的

其他年级的画共有

(16+15-25)÷2=3幅

四、如何让学生在美术方面全面发展教学反思

正确对待美术教学中的美术作业

我认为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评价都显得与众学科截然不同,而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环节中,美术作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值得我们不断的研究和学习。

在美术课上总有那么几位学生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不作美术作业,个个垂头丧气,当与我的目光相遇时,忐忑不安的心情,更使他们加深了对美术课的厌恶。我也尝试过惩罚他们,却破坏了美术课轻松、愉快的氛围。当我翻开他们的美术作业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几条简单线条组成的画,有时甚至是一张空白的作业,但是也就是这几个喜欢“偷懒”的学生在每次清扫美术室时个个自告奋勇,变成了勤劳的小帮手,难道真的是他们懒惰和美术能力差吗?

首先,应该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业有个贴切的认识:其实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心血,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作为美术教师应该用欣赏者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其实孩子因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的遗传因素,都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行为表现及操作中会参差我们不齐。

其次,对于学生创作的美术作业我们不能只注重作品所呈现的专业性美感。我们应该注重作业深层所蕴含的因素学生。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用与别人的成功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横向的比较来判断,而应看自身的纵向发展,因此我在批改学生作品时,特别留心几个以往美术成绩“不好”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鼓励他们的方式我采取了分层实施:当发现他们进步时,我采取单独与学生谈心的方式表扬他的进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他逐渐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业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时,我就进一步对他所取得的进步采用全班公开化地表扬,对他的努力进行赞赏,为他的进步表示高兴。在另一方面对于美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应该注重他们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鼓励学生不断地探索表现美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作想象能力。用发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作品体现人文关怀,还应体现在课堂中学生创作美术作业时,教师用学生美的法则,规律(均衡、比例、节奏、参差、和谐、多样统一等)加以引导,让学生们共同探讨找出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并让其自己断续完成作品,这样会让他们的作品更加完美、精益求精。

第三,为了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体现发展性评价的人文关怀。我在批改时,取消了评价等次。而是用建议性的评语来替代:“如果你能够用二分钟的时间仔细欣赏一下自己的画,再用二十分钟的时间把你不满意的部分修改一下,你的画就会更加的精彩。”“老师给你评的等第,你肯定会不满意,你来找老师谈谈好吗?”这些充满期待和人文关怀的批语,更加体现出美术课评价的发展性和人性化,使成绩评价的根本目的得以体现。

我们作为身处这一特殊的时期美术教师,更应该看清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学的重心,了解美术教学的动态趋势,在积极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教本,研究学生,研究自身的教学环节,有效地把新课改的精神精髓运用到课堂中去

对高年级美术教学的反思

这学期我是小学五年级毕业班的美术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高年级美术教学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无奈与反思。

多年来,学生对美术课的爱好程度一直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低中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生积极性程度明显超过高年级学生。究其原因,有年龄阶段特征、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问题。

心理学上把小学阶段学生儿童绘画归为意象期(7至9岁)和写实期(10岁开始)。意象期儿童画出来的东西不同于看到的对象,它仅限于再现事物的粗略特征,而不照对象作画,只是照他们所知道的画,如知道杯口是圆的,他就画成圆形,知道杯底能平放,就画成水平横线,知道人有两条腿,画时就画出两条腿。所以这阶段的大胆、稚拙、所绘事物概念化成份较重。平时提到的儿童面童趣和学生对美术浓厚兴趣往往指的是意象期的儿童画。教师教学中也是以讲述粗浅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往往采用启发式,外加联想来进行课堂教学,总的来说教学中的“游戏”成份较多。

到了10岁左右(也就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产生写实倾向。特别是五、六年级学生,知识阅历丰富了,从心理上讲他们认为自已是中学生了,有了一种成熟感,再也不喜欢儿童那种绘画了,开始仿成人的方法作画,追求表现得真实和有立体感,儿童画的天真、大胆、坦诚几乎踪迹全无。他们写实的眼光和技巧飞速提高,但多数学生由于其他学科学习任务的压力或兴趣转移,除美术课上做有限的练习外.课外极少作画.而且随知识的增加,眼光愈来愈高,手的表现能力愈加跟不上,绘画能力停止不前,以致成人后绘画水平仍停留在写实初期。

看到了低中年级学生的美术作品及教学效果后,很多教师都是把美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画的童趣作为小学六年美术课教学的首要任务了,因此教学中大力提倡学生的儿童画创作。综上所述,若不按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具体情况,仍沿用低中年级教学的启发性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创作活泼的儿童画为目的,已经是不可取的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为美术教师对学生在认识事物能力方面的转折点应有充分估计。首先美术课教学不能沿用低年级的启发性教学为主,教学后再进行练习的教学方法了,而应注重示范的知识性,融欣赏与技能训练为一体。虽然学生作画技巧是浅显的,甚至不能把书上的范例完全画完,但他们是极想了解画家的作画方法和意图的。我认为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方法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美术修养的提高是完全必要的。比如在水墨画学习时,很多学生常把它与儿童画等同起来,他们认为齐白石就是在画儿童画,这正说明他对国画的认识是肤浅的,他并不了解画家在笔墨技巧、形体处理方面的苦心经营,也不知道画家的文化修养、经历与画作的必然联系。通过讲授有关的知识不仅使学生在绘画技巧、绘画知识上获益,又体会到“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的治学真谛。

生活中美术作品虽然随处可见,可学生并不知道这是工艺美术,那是建筑艺术,甚至也不知道美术与生活中很多事物有密切联系,学习它有何用处。六年级教材中有建筑艺术欣赏,色彩三要素的练习,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园林、宫殿以及颜色的感情色彩知识很感兴趣,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技能差而眼光水平高,求知欲强的特点,在高年级教学中不妨加重欣赏课比重,一方面可减轻作业练习的压力,另一方面拓宽知识面,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虽然是幼稚的,粗糙的,可并不影响他们了解丰富的美术知识。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反过来,通过美术欣赏艺术也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其他内容的学习兴趣。欣赏课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⒈绘画技巧欣赏,了解美术家的绘画技巧及表现手法。⒉从身边熟悉的艺术形式欣赏。如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特色欣赏,可把学生带到园林中去具体体会。⒊儿童画与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对儿童画和成人作品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各自特色。⒋美术四大门类作品欣赏(指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使学生知道美术包括很多样式,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重绘画学习而轻视手工制作学习的认识错误。⒌中国美术与西洋美术比较欣赏,让学生体会中国书画艺术、建筑艺术、工艺制作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总之,在高年级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儿童意趣的挖掘。随学生年龄增长,他们知识结构也随之变化,教师有责任在学生描绘事物、认识事物方面起到正确导向作用,培养他们科学观察事物能力,以利于学生向成人化过渡,利于小学美术教学与中学美术教学衔接。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