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贫穷艺术”来源于意大利。
1967年9月,艺术评论家杰勒马诺切兰特(Germano Celant)借用“贫穷剧场”(由波兰戏剧导演葛罗托斯基(Jerzy Grotowski)提出,提倡回归原始戏剧本原,以表达精神为主)的概念,在热那亚的波特斯卡画廊(Bertesca Gallery)组织了一场名以“贫穷艺术-空间(Arte Povera - Im spazio)”为名的展览。
切兰特用“贫穷艺术”(Arte Povera)一词概括当时,意大利年轻艺术家的艺术艺术风格:用最朴素的材料树枝、金属、玻璃、织布、石头等作为表现材料,进行拼贴、剪切进行创作。
关于“贫穷艺术”的更多直接了解,大家可以在近期去广东美术馆观看展览《20世纪的意大利:1900至2000年的意大利艺术经验》,在这个展览中,不仅能亲眼看到“贫穷艺术“的真实作品,更能看到整个20世纪,意大利艺术的发展轨迹,从“未来主义”到“20世纪”运动,从“贫穷艺术”到世纪末的“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变化,整整历时100年,而这100年也恰恰是世界现代艺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0年。
对了解美术史的人来说,这个展览真是当代艺术史的实体回顾,令人叹服。
2依然从广东美术馆的展览谈起,近期正在展出的展览“触电”影像展和“20世纪的意大利”艺术
展,以及“奥地利建筑艺术展”,基本都以时间为跨度,长则100年,短则40年,从上世纪初直接指向2006年。小小的几个展厅,几步路就能走完,但其中却容纳着变化纷呈的历史和经验,这些经验和变化,又不仅只和意大利或奥地利有关,它们和世界艺术、经济、政治的变化紧密相连,也和中国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有关。
因此,要想真的看明白了展览还挺有难度。好象出门去看山,真想看尽风景,一定要辛苦爬山,进到山里面,绝对不是走马观花,看看大师真迹,图个新鲜这么简单,还得从弥补知识,了解历史开始。只是这山太大,历史和艺术犹如浩瀚海洋,光看新鲜就已经眼花缭乱,我们跟着旅行团,慌忙看了山的影子,照了留念像,然后呢?如何能脱离艺术知识的“贫穷”帽子。
3有时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仿佛站在一个很特殊的位置,后面是多变和庞杂的历史,前面是更让人眼花缭乱的科技进步,大量的信息蜂拥而至,让人心思浮动,应接不暇。
记得去年采访舞蹈家张晓雄,他说,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那代人面对的困难比较少,那时他们知道的少,人单纯,心思集中。而我们,则生活在一个信息多元的年代,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同时更需要自己去克服,确定自己的方向。
于是,人们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挑选了自己需要的信息,匆忙赶路,慌忙挑选,掰了这个玉米,抛弃了其他的西瓜。所以城市很大,但艺术家并不多,展览很好,但美术馆的人并不多。看展览的人很多,看明白的人并不多。街上的人行色匆匆,每个人都在为了做一个富人而忙碌,但不得不做了某种“穷人”,比如艺术的“贫穷”。
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绘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