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舞蹈 >正文

鼓舞中华舞蹈视频(鼓舞中华舞蹈视频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醉鼓舞蹈赏析?

  《醉鼓》是中国古典舞男子独舞的经典作品之一。作者以鼓为主线,表现了一位民间艺人酒醉之后的真情流露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限感慨。

作品通过戏鼓、鼓情、鼓舞三段体展开:一个醉意未尽醉态蹒跚的民间艺人跃上盈尺方桌,伴随着断断续续的鼓点声嬉戏玩耍;寄情于鼓,如痴如醉如幻如梦地抒发心中情志。

鼓是艺人心中至真至诚的情感寄托,鼓是民间艺术生命的物质载体。鼓舞人心,锣鼓点响起,呼喊声沸腾,激起艺人心中无限的感慨。

  《醉鼓》的编导视角独特地捕捉到了民间文化中“鼓”这一典型道具,将其贯穿于整个作品的始终,并创造了一系列动作,如抱鼓、提鼓、托鼓、举鼓等。编导还有突破性地在古典舞的基本运动规律中融人了民间舞鼓子秧歌的“靠鼓”和武术中的“剪步”动作,巧妙地使其风格得到了统一。这在以往古典舞作品的风格和题材中是不多见的。

此外,编导还设计了一个借酒浇愁、以醉戏鼓、寄鼓抒情的形象。在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之间,在人醉情不醉、形醉神不醉之时,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惆怅。尤其是第二段鼓情中:舞者坐在方桌上,半支着身子,摆弄着手臂,似是与鼓倾谈、与鼓戏乐一样自得其中。观众可以从演员细腻得体的自娱性表演中,遐想到了艺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醉鼓》的表演一直被认为是检验古典舞演员技巧的试金石。舞蹈以高难度的技巧、高速度的节奏而著称,同时又是在几尺高台上一气呵成,可谓难上加难,要求演员有技艺卓群的技术和极好的心理素质。编导没有过着意在舞台上进行复杂的调度,而是刻意在方桌上发展高台空间并设计动作和技术。

编导借鉴了戏曲中的高台技术,扩展了舞台的可视发展空间并向难、险、绝的表演方式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在紧张、激烈、快速的节奏中舞者时而扫堂探海变形转,时而走丝翻身、左右开弓,时而双旋接旋子360度下桌。编导恰到分寸地把技巧的编排和演员的情绪化表演以及舞蹈的风格有机地衔接起来,使技巧符合整个剧情,动作符合整个人物的需要。整个舞蹈充分展示了演员的才华,给观众一种振奋人心、斗志昂扬的感觉。

《醉鼓》的创意给中国古典舞的剧目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不再是古代人物形象的当代塑造,也不是戏曲舞蹈的变形呈现,更不是宫廷燕乐歌舞的舞台再现,也不是对花鸟鱼虫的写意追求,而是雅文化的古典舞向民间大众艺术中的俗文化汲取养料,使古典舞从题材到素材都融进了民间舞的元素。

《醉鼓》的首演者黄豆豆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成熟的表演为作品增辉添彩,并一举获得全国重要舞蹈比赛的几个一等奖。

二、手鼓舞的舞蹈介绍?

手鼓舞是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大多为女子独舞。只用一只手鼓伴奏。动作细腻柔软,舞姿轻盈优美,头部左右摆动是该舞蹈的主要特点。鼓点与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内容大多表现劳动、生活中的欢乐情绪。 手鼓舞,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舞蹈形式,流行于新疆各地。是一种表情细腻、动作灵活的舞蹈。舞者随着手鼓的鼓点的变化,跳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三、小鼓舞舞蹈串词?

小小的鼓,拴腰间,鼓槌儿敲起来,人人脸上喜洋洋,请欣赏小鼓舞。

四、敦煌乐鼓舞蹈介绍?

看这支舞的时候会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敦煌飞天。 虽然经历了千年沧桑的洗礼!但是那壁画上风姿却不减分毫。

舞蹈动如闪电,轻若飘絮,柔若风吹弱柳,刚若劲舞之姿 ,端丽恣意,庄严飘逸,完全是一种韵律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五、太平女儿鼓舞蹈串词?

太平女儿鼓舞蹈蹈步齐整整齐划一一飞冲天

六、基诺大鼓舞的舞蹈特点?

基诺族的大鼓长约1米左右,直径在四、五十厘米之间,两面蒙有牛皮,平时禁止敲击,只有在过特懋克节和祭祀称为铁罗嫫嫫的神灵时,方能敲击大鼓和跳大鼓舞。

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舞前,寨老们要先杀一头乳猪、一只鸡,供于鼓前,由七位长老磕头拜祭,其中一人念诵祭词,祈祷大鼓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祭毕,由一人双手执鼓槌边击边舞,另有若干击、击镲、伴舞伴歌者,跳大鼓舞时的唱词称乌悠壳,歌词多为基诺人的历史、道德和习惯等内容,舞蹈动作有拜神灵、欢乐跳、过年调等。大鼓是基诺族的礼器、重器和神物,只能挂在卓巴(寨老)家的神柱上,制造大鼓要遵循很严格的程序。 大鼓舞的动作主要是曲腿、举手、转身。跳舞者先是双脚站自然步,双手握鼓锤自然下垂,然后是左脚前伸脚跟着地,左膝弯曲,双腿颤动,左手握锤举至头顶,右手握锤垂于右胯,再将左手放下,右手举起,作过转身动作后变换左右脚的姿势。

解放以后,基诺族跳大鼓舞的场所从卓巴家搬到寨场。大鼓舞经文艺工作者加工以后走上了舞台,成为具有基诺族民族特色的表演性舞蹈 大鼓舞有专门的舞曲,经文化部门调查记录的曲调有《特模阿咪》(即过年调)、《乌攸壳》(意为拜灵)、《厄扯锅》。《特模阿咪》是最古老的大鼓舞歌调,由徵、宫、羽、商、角五音阶组成,速度缓慢,歌者在大鼓前手持 或镲边歌边舞,表现过年的喜庆气氛。

习俗跳大鼓舞须在三个时候:一是在三月百花盛开祭家神铁罗嫫嫫米遮时。祭鼓仪式完毕后,由卓巴敲响 锣,并将鼓槌交给舞者,舞者接过鼓槌后,到各桌老人面前老人舞蹈,老人跳后,青年人才跳。舞蹈开始时唱鸟悠壳乡亲们,拜神开始!沿着祖父的路,按照祖母的规矩,世世代代传下去……二是在特懋克(即打铁节)时。过打铁节的日子,是由寨子中的七位长老决定的,一旦时间确定,卓巴就把置放在家中的神圣的大鼓挂起来,寨民们就知道打铁节开始了。这一天要选出一个后补铁匠,新选出的铁匠不一定很会打铁,而是一位18岁左右的帅哥,有点选美的意思。新选出的铁匠倍受尊敬,当晚举行祭鼓仪式。

跳大鼓舞时,人们先在卓巴家前搭一祭台,祭台顶用竹篾弯扎成一道彩虹,台中画有一幅洪水故事中的大鼓,在洪水图画前放置一面舞蹈用的大鼓。新铁匠则坐在垫有毡子的竹篾凳上。舞蹈开始,按惯例由大长老卓巴先向大鼓祭酒,后击鼓舞蹈,依次是二长老卓生,在七老和首席铁匠祭鼓舞蹈后,新铁匠必须击鼓而舞。打铁节跳大鼓舞,除表现出基诺族对祖先的崇敬外,还表现了基诺人由原始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向铁器时期刀耕火种的农耕时代的转变。三是村寨长老卓巴、卓生家盖新房时,须搭一简易草棚放置大鼓,举行祭鼓仪式后,敲鼓三声即可开始舞蹈。过去祭家神、打铁节跳大鼓舞时,妇女不得参加,只能站在大鼓后面,现今妇女也可站在大鼓前面舞蹈。

基诺族在鼓的两端嵌有十数根细木棍,形似太阳放射出的光芒,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太阳鼓。由于它的造型独特别致,成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代表基诺族的吉祥物;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共创辉煌》的第一个场面,就是一位基诺族姑娘挥槌敲击一面巨大太阳鼓;云南民族村中的基诺族村,寨门顶端也悬挂着一个太阳鼓的图案。基诺族大鼓已成为标识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

七、大鼓小鼓舞蹈串词?

现在生活真美好,节日里,鼓声起,请欣赏舞蹈大鼓小鼓。

八、延安腰鼓舞蹈演员?

王广成,沈南,王二妮,曹扬

九、为什么鼓舞是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

因为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按古文献记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土鼓标志着农耕文化型舞蹈之开端。

由《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早在商周时代不仅出现了原 始的鼓舞形式,而且鼓与舞相结合的乐舞形式,已成为鼓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十、请问长鼓舞是哪个民族传统舞蹈?

长鼓舞是瑶族、朝鲜族的舞蹈,在舞蹈中,两只手同时击打鼓的两面。一只手用一尺长的鞭敲打着高音鼓面,另一只手拍打低音鼓面,由于鼓的音高不同,节奏也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和着优美的舞姿,使人格外的兴奋和愉悦。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