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 >正文

元曲长调?

元曲,要包括戏剧(杂剧、南戏)和散曲

(套数、小令)。小令是元曲中的一个类别。

 在元曲的几个类别中,小令是篇幅最短的。或者可以说,其他形式都是由若干个

小令构成的。至于字数,并没有确切的限定。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

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可以说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的。金元时在北方起源,故散曲又称北曲。

它包括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主要形式。

散曲从结构上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他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

其特性有三点:一是他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

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

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他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

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衬字,明显的具有口语化,俚语化,并使曲

意明朗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杂剧①就其音乐风格来说,前代曲家一致认为它具有浓郁的刚健雄浑的风格色彩。

这种音乐风格的形成又与以下所举曲调构成诸因素密切相关。用七声音阶,多四度

以上的上下跳进,并有其常用的特性音调,形成高下跌宕的旋律特点。这和北方

语言的声调、语调有关。剧词用韵以北方语音为准,分平、上、去三声(入声分

别并入这三声),每折为一套曲,其所用曲牌均用一韵。它的节奏质朴紧促,具

有“促处见筋”的效果。句间灵活自由地加用衬字;句尾常使用底板,以增强唱

腔的动势。此外,字多腔少的词曲结合形式易于突出词情。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运用,形成它闪赚顿挫的唱腔特点。它的板式比较自由,板数无定,下板的位置也不固定。节拍有散板、一眼一板、三眼一板

3种其速度相对较南曲为快。

②曲式结构曲牌和曲牌联套(套数)。元杂剧一般由4折1楔构成,每折用

1套曲,一剧有4大套曲,以体现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的一致性。其曲式结构复杂严谨,主体部分的曲牌基本上有3种形式:

即不同曲牌相联接的缠令形式;两种曲牌交互联接的缠达形式和同一曲牌变化反复的么篇形式。这些形式在具体

按腔时容许有所变通。

 ③宫调运用。元燕南芝庵的《唱论》有十七宫调之说。稍后的周德清则说宫

调“一十有二”。

而今存元杂剧本中标明曲牌所属宫调,只有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等9种宫调。元杂剧一戏4折、每折各用一宫调(楔子同于其前、后折)。根据现存北曲曲谱来看,宫调分类的意义并不在调高和调式方面。套数的类别确实是称做宫调。这种“宫调”分类,仍具有规范同类曲谱相近的调域和大致的音域,或表示有同类曲谱存在着共有的某些特性音调的性质,因此能为创造新腔或利用原有曲牌并为实际演唱提供方便。借宫和犯调等突破宫调规范的新的手法,使曲牌的表现力得到丰富、扩展。

 ④演唱形式和演唱艺术。元杂剧受诸宫调的影响,其全剧或1折,由主要角色主唱,有比较集中的大段唱腔,以刻画主要人物或叙述事件。除主唱者外,其他角色一般只有宾白。其结果,一方面固然可以充分发挥歌唱艺术在戏曲中的作用,提高主唱者的演唱水平;但另一方面,次要角色在演唱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也限制了同主要角色的情感交流。因此,后来的剧本也为次要角色安排一些唱腔。

 关于杂剧的演唱艺术,如歌唱方法、格调、节奏、歌声、声韵等方面,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在元燕南芝庵著《唱论》一书中有比较简赅的记述。

 

 

 

⑤器乐伴奏。

不少人认为北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弦索,

但从现在遗存的典箱、壁画、砖雕中所见却只有笛(或有筚篥)、鼓、板,大致同于唐之鼓架部及宋教坊四部中的鼓笛部。因此,有人认为戏曲唱腔伴奏加用筝、琵琶、三弦等弦乐器是较后的事。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套曲

 

 

 

戏曲音乐名词。

乐曲结构名。

若干乐曲成套的组合。

中西音乐均有套曲形式,

但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我国传统音乐中,

套曲是大型曲式的主要形式。

连曲

体的套曲被称为套数。

即由同一宫调或同一笛式的若干曲牌相连成套,

有起有讫。

借用其它宫调的称为借宫或犯调。

南北曲分别组套,

但也另有南北合套形式。

曲的套数又称散套。

板腔体的套数则被称为成套唱腔,

一般均为同一腔系的各种

板式联缀组成。

传统套曲的显著特点,

是遵循节拍,

速度上的散慢中

快散,构成渐层发展的结构模式。

 

 

 

 

小令

 

 

 

 

一、寻常小令:指单阕之曲,为曲中至简者,与诗一首、词一阕相当。如黄

钟节节高、贺圣朝。

 

 

 

二、摘调小令:指从套曲中摘出之曲调,有如词中之摘遍,所摘之调必是套

中精粹者。如中原音韵作词十法所附定格四十首中之「雁儿落带得胜令」,题下

注一「摘」字即是。

 

 

 

三、带过曲:即作者填一调毕,意犹未尽,再续拈一他调或二他调,而其间

音律又适能衔接。

北带北如正官脱布衫带小梁州,

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

采茶歌,

南带南如双调朝元歌带朝元令,南北兼带如南中吕红绣鞋带北红绣鞋。

 

 

 

四、集曲:即集合数调之美声而腔板可以衔接者次为一新曲,此南曲为盛。如仙吕九回肠乃集解三酲首至七、三学士首至合、急三枪四至末而成。另一种集曲乃以一曲保留百尾而犯以他调,此亦南曲为盛,如仙吕二犯桂枝香乃合桂枝香首至四、四季花四至合、皂罗袍五至八、桂枝香九至末而成。(曾永义)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