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台湾乐坛,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早已面目全非,借用台湾资深创作人庄奴的话:“那年代(1970-1980年代)大众喜欢的歌有四个要素,词短、精湛、写情、有语句再现。罗大佑的歌词太难,老百姓不懂、记不住,只有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喜欢。如今时代不同了,我称作台湾歌坛的战国时代,什么风格都有。创作者天马行空,自我标榜,再不会产生邓丽君那样十几年掌控华语圈风潮的艺人了。”对于20世纪最后三十年的台湾流行乐坛,有种“分界”的说法:“刘家昌的70年代、罗大佑的80年代、李宗盛的90年代”。草地上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抱着吉他轻声弹唱,这是1970年代末典型的台湾“现代民歌”的图景。如今只剩背影的组合“印象合唱团”、“南方二重唱”,是清新校园的表征。后来出现的一个“现代民歌”热里面的异数———齐豫,以《橄榄树》和《欢颜》,最初亮出其嗓音的利器。事实上,以齐豫、蔡琴、陈升为代表的一批“常青”歌者,出道时间极长,至今创作生活仍呈闲云野鹤之状,他们与以颁奖礼、排行榜、唱片销量论英雄的“走红”不沾边,但仍以饱满的歌唱或创作特色在台湾乐坛占着一席之地,他们已渐沉淀为台湾流行乐坛不可缺失的养分。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成功炮制了许多走红歌手和流行曲的李宗盛是当时的代表,不如说李宗盛的特点吻合了当时的“民意”:关注现实的人生,关心普通人的人生体验。他没有罗大佑不时流露出的愤世救世感,从不俯视众生,他的心灵贴近为生活奔波的大众,他的音乐抒写人们的烦恼人生。《寂寞难耐》等他成熟期的作品,更呈现出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也就是说,1990年代是罗大佑等人“歌以载道”式创作之外的一大片“平民化”的天地。以刻画细腻情感著称的齐秦、童安格、姜玉恒、张清芳、潘美辰、周华健等,在台湾与内地的受欢迎程度对等,优客李林、庾澄庆、伍思凯等,更多体现的是编曲配器上受“西风”影响的丰富音乐元素:蓝调、爵士、摇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