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 >正文

舒伯特的音乐风格(舒伯特的音乐风格特点)

一、舒伯特与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的异同?

舒伯特与贝多芬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同一个城市(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但他们的音乐风格却相距甚远。我们通常把贝多芬称为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人,而把舒伯特称为浪漫主义的第一人。当年舒伯特开始起步的时候,贝多芬的许多著名作品尚未完成。虽然舒伯特对贝多芬十分崇拜,但他的创作更多的是受到前辈莫扎特的影响。在舒伯特的早期作品中,相当程度是在模仿莫扎特的风格。有人专门比较研究了莫扎特作于1788年的《第四十交响曲》和舒伯特作于1816年的《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发现两首相隔28年的作品从调性的选择、旋律的进行到节奏的组合、速度的运用等等都有许多相似和巧合之处。当然,在舒伯特早期的钢琴作品中,也可以找到贝多芬的东西,但到了晚期作品就完全不一样了。

贝多芬的创作常常是在严格的曲式基础上将主题动机用各种手法加以发展,而舒伯特则是凭着一股热情、一种感觉来写音乐。舒伯特没有贝多芬那样的属于古典主义的严谨,更多的是追求浪漫主义的自由、解放。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歌曲的旋律往往是长线条的、连续延绵、一气呵成,不可能一个一个主题进行发展。他的钢琴创作受到歌曲创作的影响,主题常常是从一连串音或一个长句子开始,然后加以对比、发展。贝多芬则不同,他的主题动机一般都比较短小,有时仅仅一小节,舒伯特那悠长美妙的旋律线条与贝多芬短小的主题动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贝多芬的主题常常充满了矛盾,舒伯特的主题更加突出统一。

对于和声模式的运用,舒伯特与贝多芬也有很大区别。他们两人都对古典主义的创作规则有所突破,但贝多芬更多地停留在古典主义的和声模式中,舒伯特却坚定地打破了这种模式。在转调的问题上,两个人采用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贝多芬常常通过一个和弦突然转调,转调之前让人缺少心理准备,但转向的新调一般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舒伯特的转调恰恰相反,转调之前给人一个合理的准备,转调之后却让人感到意外,转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调性上去了。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使之成为钢琴音乐的“圣经”。舒伯特在短暂的生命中也曾先后创作了21首钢琴奏鸣曲(其中有几首未完成),形成了他不同于贝多芬的独特的风格。贝多芬的奏鸣曲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名扬四海了,而舒伯特的奏鸣曲在他的生前是默默无闻的,直到死后许多年,才被人们发现这些艺术品的真正价值,而且正在越来越受到古典演奏家们的青睐。

二、舒伯特的简介?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评价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 。  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三、舒伯特的雅号?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奥地利作曲家。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音乐遗产,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10余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作品。

四、舒伯特是?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1],出生于维也纳,日耳曼人,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他一生短暂,却创作了近600多首歌曲,著有《摇篮曲》《听!听!云雀》《第八交响曲》等名曲。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因病逝世,享年31岁

五、舒伯特《鳟鱼》?

《鳟鱼》原本是由18世纪德国诗人舒巴特所作的一首诗。舒巴特因政治因素而遭囚禁,在牢狱生活中对自由的渴望,而作了鳟鱼这首诗。

舒伯特也将这首诗谱成歌曲“鳟鱼”,后来再将“鳟鱼”加以变奏谱写成五重奏的其中一个乐章,再加上其他的乐章,成为了现时的版本。

舒伯特这首五重奏与一般五重奏不同之处是,乐器组合为钢琴、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及小提琴。

低音提琴一般都甚少作为室乐作品的乐器,但舒伯特却以它取代了惯常的第2小提琴手。

另外,这首作品的编号亦有称作为“第114号”,这是因为乐曲最初出版时,舒伯特已经离世,因此以遗作的方式按出版次序而排列,虽然现今仍有人采用这编号,但一般专业应用时,现皆依从德意许目录的作品号为准。

六、舒伯特情诗?

舒伯特的《冬之旅》作于1827年,歌词来自德国诗人勒的24首诗,描述一名失恋者在冬日中孤独的旅行。这部作品完成于舒伯特临终前,可以说是最接近作曲家灵魂深处的作品。这套艺术歌曲里面对爱情的悲悯、留恋及苦痛,对生命深层的挖掘和惋叹,是对追求“放逐”和纯粹意义上的“英雄浪漫主义”的向往。

七、舒伯特魔王的故事?

舒伯特《魔王》中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和他的儿子坐车回家过程中,死神一直勾引孩子跟他走,孩子经不住诱惑跟死神走了,父亲到家下车后发现孩子死了。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八、舒伯特魔王的内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根据歌德同名诗创作,作于1815年。当时作者只有18岁,这首叙事曲被编为作品第1号。全诗的故事情节:父亲怀抱发高烧的孩子在黑夜的森林里骑着马飞驰,森林中的魔王不断引诱孩子,孩子发出阵阵惊呼,最后终于在父亲怀抱中死去。歌曲采用通谱手法,一气呵成,气势宏大。诗歌中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由不同的音调体现出来。作者充分展示了戏剧性的情节,如钢琴伴奏模拟马蹄疾奔的节奏贯穿全曲,低音奏出的风声描绘出夜幕中的森林冷风飒讽、咄咄逼人的情景,烘托出沉闷恐惧的气氛。作者还以小二度上行模仿孩子的惊呼,形象地刻画出孩子愈加惊恐的神情。

《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叙述了一个在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这首歌曲虽然是自由发展,但保持结构的统一和形式的完美。

魔王 (Der Erlkoenig)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Wer reitet so spaet durch Nacht und Wind? 这样迟谁在黑夜和风中奔驰?

Es ist der Vater mit seinem Kind; 是那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

Er hat den Knaben wohl in dem Arm, 他把孩子抱在他的怀里,

Er fasst ihn sicher, er haelt ihn warm. 他把他搂紧,给他保持暖气。

Mein Sohn, was birgst du so bang dein Gesicht ? 我儿,为何藏起你的脸?

Siehst, Vater, du den Erlkoenig nicht ? 爸爸,你,没瞧见那个魔王?

Den Erlknig mit Kron' und Schweif ? 那魔王戴着冠冕,拖着长裙.

Mein Sohn, es ist ein Nebelstreif. 我儿,那是一团烟雾。

"Du liebes Kind, komm geh mit mir ! “来,跟我去,可爱的孩子!

Gar schoene Spiele spiele ich mit dir; 我要和你一同做有趣的游戏;

Manch' bunte Blumen sind an dem Strand; 海边有许多五色的花儿开放。

Meine Mutter hat manch' guelden Gewand." 我妈有许多金线的衣裳。”

Mein Vater, mein Vater, und hoerest du nicht, 爸爸,爸爸,你没有听见

Was Erlenkoenig mir leise verspricht ? 魔王轻声地对我许下诺言?

Sei ruhig, bleibe ruhig, mein Kind! 不要响,孩子,你要安静;

In duerren Blaettern saeuselt der Wind. 那是风吹枯叶的声音。

"Willst, feiner Knabe, du mit mir gehn ? “伶俐的孩子,你可想跟我同行?

Meine Toechter sollen dich warten schoen; 我的女儿们会伺候你十分殷勤;

Meine Toechter fuehren den naechtlichen Reihn 我的女儿们夜夜跳着园舞,

Und wiegen und tanzen und singen dich ein." 跳着、唱着、摇着你使你睡熟。”

Mein Vater, mein Vater, und siehst du nicht dort 爸爸,爸爸,你没瞧见那厢

Erlkoenigs Toechter am duesteren Ort ? 站在阴暗的地方?

Mein Sohn, mein Sohn, ich seh' es genau; 我儿,我儿,我看得清楚;

Es scheinen die alten Weiden so grau. 那是几棵灰色的老杨树。

"Ich liebe dich, mich reizt deine schoene Gestalt; “我爱你,你的美貌使我喜欢。

Und bist du nicht willig, so brauch ich Gewalt." 你要是不肯,我就要动用武力。”

Mein Vater, mein Vater, jetzt fasst er mich an! 爸爸,爸爸,他现在抓我来了!

Erlkoenig hat mir ein Leids getan! 魔王抓得我疼痛难熬!

Dem Vater grauset's, er reitet geschwind, 父亲心惊胆战,迅速策马奔驰,

Er haelt in den Armen das aechzende Kind, 他把呻吟的孩子紧抱在怀里,

Erreicht den Hof mit Mühe und Not; 好容易赶到了他家里,

In seinen Armen das Kind war tot. 他怀里的孩子已经断气。

九、舒伯特怎么去世?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贝多芬的崇拜者,在贝多芬的葬礼上,他擎着火炬非常悲痛地跟着送葬的行列,把贝多芬的灵枢送到墓园。一年后,他竟也染上热病,追随他心中的偶像而去了。

  在舒伯特短暂而痛苦的一生中,舒伯特过的是贫穷的生活,他的天才是在他死后才被人们认识的。

  舒伯特l797年生于维也纳附近的里克登塔。他的父亲是当地一所学校的校长。他受过的音乐教育,是小时候父亲教他小提琴、钢琴。

  早期他曾在父亲的学校中任教,因不喜欢教师生涯,辞去教职,开始独立生活,以教音乐私人学生、出售自己的乐谱和为戏院作曲为生。

  在短短的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舒伯特写了600多首歌曲、l8部歌剧、歌唱剧、lO部交响曲、l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等大量音乐作品。他最擅长的是艺术歌曲的写作,因此有"歌曲之王"的美誉。舒伯特性格内向,他不是为了赚钱而创作,因此他始终赚不了大钱。但他却善交朋友,至交好友很多,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舒伯特集团"。他们常常在一起聚会娱乐,友谊弥补了他物质生活的不足。 舒伯特是一个富于幻想的人,他比贝多芬有更多的诗人气质,对于歌德的诗歌,他能更好地把握全部微妙的变化。在他的634首艺术歌曲中,就有1OO来首是根据歌德的诗歌谱写的,还有的采自席勒、海涅等人的诗歌。据说贝多芬见到舒伯特的歌曲集,为内中的美丽大为吃惊。好几天,他拿着它们不忍释手。后来,贝多芬对另一位年轻朋友说过这么一句话:"你,安舍姆,有我的思想,但弗兰兹(舒伯特)有我的灵魂。 舒伯特是艺术歌曲的大师,世上至今没有人能超过他。他创作的速度惊人。他的朋友记述他写作名作《魔王》的情形:"我们走到门口,见他捧着一本书,高声朗读《魔王》的诗。他读得十分出神,全没有注意到我们的来访。他拿着书册在室内反复徘徊,突然把身子靠在桌子上,拿起笔在纸上飞速地写着,然后拿着记下的谱跑到空微克德学校去弹奏改谱……当天晚上整个学校已经在唱《魔王》。" 还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去,未见到主人,却发现桌上有一本缪拉的诗集,他非常喜欢,便擅自将诗集带回家去。第二天,朋友到舒伯特家,他已写了三首曲子,这便是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女》中的三首。这部声乐套曲用一系列歌曲讲一个故事,共20首曲子,现在仍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 另一部声乐套曲《冬之旅》也是根据缪拉的诗谱写的。这是所有浪漫歌曲中最有价值的一首,也是舒伯特歌曲中最美的一首。全部24曲,以《晚安》、《菩提树》、《流不尽的泪》、《街头卖药者》最著名。很多人都认为舒伯特只要写一首《冬之旅》便可成为名垂千古的作曲家了。 歌曲《鳟鱼》是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诗所写的。后来此曲被采入《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也叫《鳟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歌曲反映出他把诗看作是产生灵感的动力,旋律线条的形态和性质、和弦的选择、节奏的特点以及全曲的整体结构都是为诗服务的。 现在,在音乐会上,我们还经常听到他的《摇篮曲》、《圣母颂》、《听,听,云雀》、《小夜曲》等优美的歌曲。 舒伯特写《听,听,云雀》时,曾经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伯特和他的朋友们去郊游,当他们高高兴兴地在小餐馆吃饭的时候,舒伯特突然吵着要五线谱纸,朋友们知道他的灵感来了,但谁都没有带五线谱纸,他们赶紧把菜单翻过来,在后面画上五线谱,让他在上面作曲。

  舒伯特在写大量的歌曲的同时,也写了不少器乐曲。这些器乐曲以《未完成交响曲》为代表。这是在他逝世那一年创作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只完成了前两个乐章,第三乐章只写了几个音符,就没有再写下去了。有人认为他写完两个乐章就去世了。

  也有人认为他因为失恋,"如果恋爱不成功也就不想完成此曲";还有人认为第一、第二乐章实在太美了,因而没有必要再写第三、第四乐章了。但是这首交响曲虽然形式上不完整,内容却很充实,勃拉姆斯就认为:"这首曲子并非未完成。" 舒伯特常常把歌曲的题材编入器乐中,因此他的器乐曲非常自然,具有歌唱性,像潺潺的溪流那样柔美而流畅。他用这种方法写作钢琴曲,创造了一种他称之为"音乐瞬间"的小品,其实就是后来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人创作钢琴小品"无词歌"的最早范本。 舒伯特常说."我是为了作曲而生的。"这句话概括了他的一生。他死后,遗体被埋葬在他尊敬的贝多芬墓旁。

十、舒伯特传摘抄?

在参加贝多芬葬礼的人中,大概只有一个人知道谁是贝多芬的继承人,谁能跟贝多芬分享时代的冠冕那就是舒伯特本人。如果说舒伯特的同时代人惊叹他的创作才能,那么,当我们这些后来人不断发现他的新作品时,又该怎样惊叹这位大师已去世30年了,但他似乎在继续不可见的创作我们无法追上他的脚步。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