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 >正文

竹笛论文音乐风格(竹笛论文音乐风格怎么写)

一、竹笛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竹笛论文的摘要部分描述中,要写出竹笛的材料,制作以及发音和使用过程

二、紫竹笛、苦竹笛哪个好?

没有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一说,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色。

普通的笛子一般都是苦竹,紫竹,湘妃竹等几种常见的材料。苦竹易加工,通透性好,音色美。紫竹音色相对柔和一些,不用上漆,常用做箫和低音笛,但比较难做好。湘妃竹又叫泪竹,上有斑点,外观漂亮,共振效果好,一些低音笛也可用湘妃竹制作。比如,我梆笛首选材料肯定是苦竹,低音笛首选材料是紫竹或湘妃竹。

三、紫竹笛和苦竹笛的区别?

紫竹笛顾名思义就是用紫竹做的笛子紫竹笛和苦竹笛在外观上就有很明显的区别,紫竹笛竹节短,每一支紫竹笛都有多个竹节,紫竹笛表面颜色为黑紫色,有些也带有黄褐色斑纹,这些是都是紫竹自然生长形成的,没有一模一样的。

做工上紫竹笛一般只对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没有扎线,完全保留紫竹的原色原节,非常漂亮。

不过也有一些厂家会对紫竹笛表面上一层清漆,但仅仅是显得更光亮些。

苦竹笛竹节比较长,所以苦竹笛笛身一般只采用一节竹子,而在笛头处,也就是笛塞处会再接上一段苦竹,这样做也仅仅是美观,因为一支笛子从笛尾到笛塞已经算是一支完整的笛子了,之所以看不到接缝,是因为接缝处都被扎线掩盖了,所以外观上感觉苦竹笛就是一整节竹子做成的,看不到竹节,苦竹笛表面需要刮皮上清漆,颜色一般为深黄色到棕褐色,主要根据竹子材质和烘烤程度来决定颜色,整体色泽均匀光亮,苦竹笛基本上都会缠有扎线。至于苦竹和紫竹音色上的区别,网上众说纷纭,但我个人认为区别不太大,就算同调的两支苦竹笛或紫竹笛在音色上都是有区别的,主要还是看竹子的选材和制笛师傅以及演奏者的水平了。

四、竹笛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羌笛何须怨杨柳

五、竹笛名家?

1、陈悦,中国着名青年笛箫演奏家。六岁随父亲学习竹笛,十二岁成名,着名演奏家、教育家、南派笛子大师赵松庭先生的关门弟子。1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张维良,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华夏室内乐团团长、中国音协管乐研究会副会长、南京东南大学名誉教授。

六、竹笛教学?

先学会拿笛子,吹孔在左边,左右手的大拇指都要在最下面其他八个手指都在上面,按住剩下的八个孔,右手按在靠嘴的四个孔位置,左手在靠边缘的那四个孔。

吹笛子,嘴吹吹孔要斜着吹,下嘴唇微微贴着孔边缘,嘴仿佛吹口哨形状,往孔里吹起,多试试几个角度,先能吹出声音。

七、红木的竹笛和紫竹的竹笛哪个好?

紫竹的竹笛是传统的竹笛音色亮,邦笛吹奏北方的民族曲调韵味是足,而曲笛吹奏昆曲和广东音乐音色很美;红木制作的横笛音色浑厚,底蕴十足,价位较高,演奏一些庄重的曲目效果较好。不能简单地用好不好来评价,是看所演奏的曲目所要的效果来定。

八、桂竹笛子和苦竹笛子哪种好?

苦竹笛子好。

做笛子最常用的材料是苦竹。苦竹的特点是管壁比较厚实,竹节修长,一般情况下,一节的长度足够做一支笛子,当然,不排除接铜的情况。这种竹子可以说天生就是做笛子的料,音色明亮,干净,圆润甜美。

苦竹笛唯有一个缺陷,使用寿命的情况很短,特别喜裂,特别是在咱们北方的冬天,稍不留意维护就裂开。

桂竹(台湾产的竹子)因土壤气候问题,无法制出与大陆同等品质的笛子,桂竹作为大笛其音色尚可,但桂竹易弯曲,内壁不平均对制笛也有影响。

九、关于竹笛考级?

你好,我不是很明白你说的考级的程序问题是指哪方面,所以不好给你解答。每年的考级时间其实是每个省都不一样的,具体要看你报考的是业余考试还是专业级别的。一般都是在7、8月份。《姑苏行》难度不大,我是江苏人,我们这边的话,报考省音协 姑苏行是六级,但是如果报考的是全国的,就是四级。我想别的省份对于姑苏行级别都不会超过6级的。当然你报考的地方越权威,对你要求就越高,如果你只是考省内的,一般吹出来,不断不错就行了,有些考官可能只让你吹一段就OK了。证书一般几个月就可以拿到。

高考你可以报加试竹笛,但也是你要去吹的,然后看你吹得如何才能判断给你多少分,一般情况你能加到1-2分就很不错了。证书对高考没有用的。

个人给你个建议,如果你文化不错能考2本往上,你就不要花心思去想这些艺术能不能给你加分,多了1-2分又如何。没有那种所谓的多了1分就压死N个人的那种,即使有,也是很少很少一小撮人,你对自己有信心就别浪费时间在你不精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文化类不好,也许3本也没希望的,你趁早找一个竹笛类专业老师认认真真的学一两年的竹笛,最起码艺术类文化门槛低,你也有得好点的学校上。

十、竹笛的历史?

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唐朝吕才,制“尺八”,竖吹,并传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仓院中,珍藏着中国盛唐时期制作的4支横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横笛各一支,竹质的两支,它们长短不同,但都开有7个椭圆形音孔。刘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声,是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晋时已有竖笛,吹头加一木头,使气从缝隙中通过,射向两哨孔边陵发音。

宋笛制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后笛子与市场笛子类似,由于戏曲的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

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