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 >正文

民族派音乐风格(民族派音乐风格有哪些)

一、世界民族音乐风格分类?

光摇滚下面就有上百种分类,电子乐至少有五百多种分类。我只能告诉你最大的分类最大分类是 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现在主要讲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下分一级的主要大类是:乡村音乐,民谣,爵士乐,节奏蓝调,HIP-HOP,福音歌曲,灵歌,摇滚乐,流行美声,电影音乐,世界音乐,新世纪音乐,电子乐,先锋实验音乐。

二、民族音乐风格包含哪些类型?

1、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子人民群众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2、歌舞音乐

指的是伴随着民间舞蹈的歌唱和器乐演奏。各地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汉族地区普遍淬的有龙舞、狮舞、秧歌、花灯、花鼓、打莲厢、跑旱船、车灯、太平鼓、竹马灯、高跷等。

少数民族的歌舞更是多样,如:蒙古族有安代舞、鄂尔多斯舞,朝鲜族有农乐舞、维吾尔族有乃赛姆、多朗舞,藏族有果谐、弦子、堆谐、囊玛,瑶族有长鼓舞,苗族有芦笙舞,侗族结合;曲调明朗活跃,旋律线条较为朴直,棱角鲜明;节拍规整,节奏明快有力,富有动作性;结构更为匀称,多对称曲式等。

3、说唱音乐

说唱艺术又称曲艺,是说(白)、唱(腔)、表(作)古位一体的艺术。说唱音乐大致有:与语言紧密结合,富有地方色彩,伴奏乐器简便,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等特点。

4、戏曲音乐

戏曲是音乐、舞蹈和戏剧三者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以其抒情性功能、叙事性功能和节奏功能来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戏剧气氛,统一协调舞台节奏。

5、民族器乐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乐种如按其演奏形式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两大类,即:(1)独奏音乐,包括管乐器独奏、拉弦乐器独奏、弹弦乐器独奏、打击乐器独奏和其他乐器独奏;(2)合奏音乐,包括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

三、维纳斯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

维也纳古典派的音乐风格是:

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在旋律方面,乐句工整、对称,强弱转变丰富,在乐曲之中,渐强、渐弱经常被灵活地应用。

5、在节奏方面,乐曲整体的速度稳定,变化不多。音乐的效果注重平稳、平衡的质感。低音的伴奏部份,常出现固定的分解和弦的节奏型态。

6、在和声方面,一个作品之中的基本和弦变化工整有序而合于理论,谐和、单纯而严谨,数字低音已不复存在,呈现主调音乐风格。

7、在曲式方面,作曲家热衷于主题贯穿手法,或对主题做各种发展、变形等手法,细致地组织出具有主题交织特色的乐段。音乐很少有过度的描写性的成分,乐曲多以奏鸣曲、交响曲、协奏、重奏等题材的名称存在。

8、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波兰民族乐派起源?

浪漫主义时期波兰民族乐派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波兰民族的命运多灾多难。18世纪30年代在其国土上发生过俄国、奥地利与法国、西班牙、撒丁为争夺波兰王位继承权的战争;而在18世纪末叶,俄国、普鲁 土、奥地利又三次瓜分波兰。俄国占领波兰东半部(面积和人口占波兰的一半),奥地利占领西南部,普鲁土占领西北部。1795年波兰已完全丧失独立国家地 位。波兰人民多次爆发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均遭到残酷镇压。19世纪30和60年代在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人民又先后掀起了两次争取民族解放、反对封建压 迫的武装起义。由于敌人势力的强大,人民的斗争再度经受失败。这近一百年的斗争虽然屡遭挫折,但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民族觉醒意识和顽强斗争精神。

推翻异族的统治,反对封建的压迫,讴歌人民的斗争,成为波兰先进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毕生奋斗的目标。他们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创 作,反映民族的呼声,鼓舞人民的斗志,积极投身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其中的杰出人物有哲学家、革命民主主义者邓波夫斯基(Edward Dembowski,1822-1846)、革命诗人密茨凯维支(Adam Mickiewicz,1798-1855)、进步诗人斯洛瓦茨基(Juliusz Slowacki,1809-1849)、作家克拉舍夫斯基(Jozef Ignacy Kraszewski,1812-1887)、爱国钢琴家、作曲家肖邦和作曲家、波兰民族歌剧奠基人莫纽什科等。

五、民族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区别?

浪漫乐派的着重点也从形式及其正规发展转到个性化的旋律写作上来。浪漫乐派作曲家认为精工编织的一长串旋律线条,远比主题的严格发展来得重要,因此,他们的旋律写作往往不受传统的公式或小节线的束缚,只要求旋律象自由的呼吸那样诉述作者心里的话或表抒他们直接从独特的心境或印象产生的激情。如果必须从一支美妙的旋律和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构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一个浪漫乐派作曲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对古典乐派高度发展过的那些曲式则自由地加以处理。

民族乐派作曲家确信伟大的音乐艺术必须植根于本国的土壤,至于是否引用民间音乐的主题,那并不重要;一个作曲家也象其他所有的人一样,经常会受到他最接近的文化遗产以及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和富于特性的音乐语言的影响,因此,一个作曲家如果确实运用体现在本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音乐语汇来进行创作,而不是盲目模仿或抄袭外国的范例,即使借鉴了别国的音乐文化,依然烙有明确的民族印记。反映本国本民族的精神实质的内容而首先同本国人民进行精神上的交往。

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al Music)音乐派系之一,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一般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发始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的一种音乐新风格。这种新风格同时在其他文艺领域也有所反映,其内容大多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并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抒情题材,表达出知识分子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求。浪漫派的音乐家一般偏重于幻想的题材与着重抒发主观的内心感受,因而抒发古典乐派某些形式的限制,使音乐创作得到了新的进展。民族乐派(National Music School)亦称“国民乐派”。是指以民间音乐为素材,结合西欧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本国家、本民族精神及艺术特色的音乐作品的流派。民族乐派在俄国,以格林卡为先驱,随后有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等;民族乐派在东欧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及德沃夏克;十九世纪中叶,民族乐派在北欧的代表人物有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此外,匈牙利的巴托克、罗马尼亚的乔治艾涅斯库等均为著名的民族乐派音乐家。

六、北欧民族乐派的发展?

北欧民族乐派   这一乐派也称为“斯堪第纳维亚民族乐派”,其代表为格里格和西贝柳斯。   挪威的格里格深受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结合本民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为主,虽然充满民族音乐特色,却从不照搬任何一首民歌的旋律,而是把激情融于创作,从真实的创作中体现出民族性格。   芬兰的西贝柳斯则是一位充满爱国激情的音乐家,他的重要作品大多反映出争取民族独立的倾向,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鼓动性。他崇尚贝多芬,作品中常表露出类似贝多芬音乐性格的“斗争性”。后人认为,西贝柳斯是继贝多芬之后最重要的交响乐作曲家。   

七、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是第一个将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交融而使之达到先进水平的作曲家,被视为“俄罗斯古典 音乐之父”。他的音乐以爱国主义的内容和质朴的民族形式相结合而著称,在歌剧、管弦乐、歌曲等重要领域为俄罗斯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新路。

他的歌剧,为俄罗斯的歌剧发展铺设了两条路线:一条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历史性题材,以《为沙皇献身》为代表;另一条是神话、传奇题材,以《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为代表。在器乐创作领域,还开创了标题性和民歌变奏性质的管弦乐道路。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富于生活气息。而他的艺术歌曲,是建立在城市小调的基础上,使之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此外,他还吸收异国情调和多民族音乐语言来丰富俄罗斯音乐形式,对日后的俄罗斯作曲家影响极大。

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真正的奠基人,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对俄罗斯民族音乐 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之后,俄罗斯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乐大师。

八、民族乐派形成时间特点?

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的特点: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的产生:民族乐派是在东北欧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的日益觉醒,进步的文学艺术家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的统治,建立本国民族近代文化的强烈要求,加之受到西欧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潮的影响,他们发起了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其中的音乐家即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复兴。他们创建民族的歌剧院、音乐学院和音乐协会,收集、研究民族民间音乐,力求创作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作品,以建立本民族近代专业音乐,改变西欧音乐在本国的统治地位和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压制的落后状况。

九、民族乐派有什么特点?

1、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2、特点:在艺术上他们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经常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去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和外族统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特点。

3、代表人物:波兰的莫纽什科、匈牙利的埃尔凯尔、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纽斯、俄国的格林卡、巴莱基列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等。

十、藏族,地理位置,生活习俗,服装特点,音乐风格,民族乐器?

一、地理分布

  藏族,有人口600万人(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二、宗教信仰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

  三、民族性格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一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如集体舞。这些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四、饮食习惯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五、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藏袍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六、风俗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饮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七、音乐风格

  1、古典宫廷乐歌

  古典宫廷乐歌,亦称“噶噜”,是自五世达赖以来宫廷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专门为达赖、班禅等宫廷贵族服务的,主要是在宫廷宴会、迎宾场合、庆典仪式上为达官贵人表演的歌舞。这种歌舞的表演者多为来自富家的男童(噶尔珠巴),而不得有女性参加。因此,只有噶噜才能算是典型的藏族宫廷乐歌。

  2、寺庙宗教咏经调

  在西藏,每个村庄都有大小不同的寺庙,每当逢年过节,人们都到寺庙烧香拜佛,祈祷祝福,为看到一年一度的“羌姆”感到心满意足。

  羌姆是藏族佛教各派僧众在自己的寺庙中表演的一种仪式隆重,场面宏伟,融咏经、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寺庙艺术。它的主要内容是咏经、祭祀、驱鬼、跳神、迎新辞旧,在歌颂宗教的歌曲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寺庙喇嘛编写的。它的主要伴奏形式是“鼓”、“钹”两种,有时加进两只长筒号,没有音符,但其丰富多彩的节奏与变化无穷的鼓点极富规律性。在鼓和钹交替出现的千变万化的节奏中,使人感到宗教的尊严,大自然的壮美,人间的喜怒哀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3、民歌系列

  在西藏音乐宝库中,民歌占有重要地位。藏族民歌可谓是浩如烟海,丰富多彩,东西南北独具特色,风格各异。藏民族历史悠久,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音乐和优美动人的民间舞蹈,“歌必舞”、“舞必歌”是藏族人民自娱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无论是在劳动涉农信息服务大全之余,节日、聚会之上,丰收之后,只要有一小块空地,或草坝上,或园林中,或打麦场上,到处可见男女老少同歌共舞的场面,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对爱情的追求,那真是名符其实的“歌的海洋”、“舞的世界”。

  八、民族乐器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有弹拨乐器、弓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

  1.弹拨乐器主要有有札木聂、扬琴等。

  札木聂,又称扎年,古称安姆贡丹、东布拉或冬布惹阿。藏族弹弦乐器。其名称为藏语好听的声音之意。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

  2.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

  根卡是藏族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最早只用于宫廷音乐及古典歌舞囊玛的伴奏,后多年不流行而濒于失传,20世纪50年代得到复兴。音色柔和、清亮,富有浓厚的高原风味,已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

  3.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

  铜钦,是藏族佛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西藏出现。分别用红铜、黄铜和银制作。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他音色低沉而威严,仿佛具有某种所向无敌的气势,在西藏铜管乐中体形最大,音量最大。

  甲铃与铜钦一起成为藏佛传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旋律性的乐器。普遍认为甲铃是内地乐器唢呐传到西藏后的名称,其形状与内地唢呐基本一致。甲铃管身为木质,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铜制喇叭口,有些寺庙特意用银制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装饰各种图纹,锥形木管上开八个按孔(前七后一)。甲玲音色明亮、优美,成为各种宗教活动场合最常用的一种乐器。

  雄林,藏族吹口气鸣乐器。藏语“雄林”意为竖吹之笛。也称嘎尔巴雄林,意为嘎尔巴用的竖笛,或称林布、久林。汉族称藏族竖笛。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 甘肃等省区。

  鹰笛。用鹰骨制作的吹管乐器。

  冈林意为用人腿胫骨制成的笛子。冈林是西藏佛教密宗乐器之一,随印度佛教密宗在公元八世纪就传入西藏。冈林早期取死去处女的胫骨为号,至今在西藏的有些寺院中还仍使用小腿骨制成的冈林,但现在很多寺院里使用的则是金属制的号。冈林主要使用于佛教密宗仪轨,神舞羌姆及“绝”教法修炼中。

  4.【打击乐器】主要有鼓、饶、钹、锣等。

  柄鼓是西藏宗教寺院的主要乐器之一,与钹和其它寺院乐器合作配合,应用于各种宗教依仪轨活动和神舞羌姆的伴奏。柄鼓和钹也是藏戏的唯一两件伴奏乐器。柄鼓两面蒙皮,可用坐式和站式两种形式演奏。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